建設水網林網路網 改善灌溉條件和生態環境

邱縣“三網同建”激戰正酣

2020年03月03日08:31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邱縣“三網同建”激戰正酣

雨水至,萬物興。經過一冬的沉睡,邱縣35萬畝農田正在潺潺河渠水的流淌中逐漸蘇醒。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邱縣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建設”,迅速打響了一場農田生態水網、林網、路網“三網同建”的人民戰爭。

從缺水縣到生態鄉,這裡正呈現出一派路在林中走、水繞林田流的生態美景,宛若“平原江南”。

環城繞田,水系連通

3月1日,邱縣古城營鎮花台村村南渠施工現場,全縣生態水網建設工程位置示意圖上,每條河渠的位置、走向、流域等信息一目了然。

地處冀南平原的邱縣,是典型的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多年來供水調度實行生活和工業用水優先,農業和生態用水主要靠開採地下水,不僅用水成本高,還容易引發地表沉陷、中淺井水質污染等生態問題。

為徹底改善農田水利條件,邱縣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科學論証基礎上,自今年元旦起,打響了一場興修水利的人民戰爭。

“水是農業的命脈,一方面水資源短缺,一方面縣域內地表水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邱縣縣委書記李劍青介紹,按照“旱時能澆地、汛時能排澇、平時能蓄水”的原則,“三網”同建、水網先行,通過生態水網提高抵御水旱災害的能力,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今年邱縣將疏通總長41.25公裡的9條主要干渠,織密骨架渠﹔推進總長135.41公裡的56條支渠治理,實現互聯互通﹔系統治理41條總長97.65公裡的斗、農渠,擴大地表水受益面積。通過實施揚水站維修和管網鋪設、水系配套、坑塘整修工程,改善鄉村水生態環境,形成河渠相連的水網美景。

兩手抓,兩不誤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建設。邱縣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阻擊疫情,全民參戰!縣級干部全部下沉一線,及時解決疫情防控中的問題,鄉鎮、縣直單位黨員干部沖鋒在前,7100多名“胡同長”“樓道長”帶動群眾,迅速摸清返鄉人員、密切接觸人員等四類人群情況,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各條戰線上,一個個奔波忙碌的身影令人動容:醫務人員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志願者默默奉獻,主動頂到最需要的崗位……

以戰疫精神恢復發展農業生產,邱縣努力把疫情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2月29日,冀南平原小雨淅瀝。全縣7個鄉鎮217個村子植樹造林活動在雨中進行。

今年,邱縣將繼續實施“綠美邱縣”攻堅行動,完善“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項目帶動、社會投入、全民參與”的造林機制,全年計劃新增造林2萬畝、植樹112萬株,全力爭創“省級森林城市”。

以“一網一廊一基地、一批一帶一場一中心”等“七個一”造林工程為依托,邱縣圍繞水系和道路建設打造生態林網,形成道路兩側綠化100米的“綠廊”,壯大梁二庄鎮文冠果產業基地,實施文冠果綠化工程,建設集休閑觀光、採摘垂釣等功能於一體的濱河景觀帶。同時對縣城道路、新改建公園等地進行綠化,促進中心城區綠化提檔升級。

“一盤棋”全民動員

“每天早晨7點開始施工,中午就在工地簡單吃口飯,天黑才收工。”2月29日,邱縣南辛店鄉劉保庄村河渠治理現場一派繁忙,村支書劉良軍正和縣水利部門技術人員、群眾志願者一起奮戰。

發動群眾,凝聚合力。邱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堅持“一線工作法”,把每條河渠了然於胸,現場辦公解決問題﹔縣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相關干部盯在現場,各鄉鎮通過大喇叭廣播、召開征求意見會等方式逐村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科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群眾積極投工投勞,打響興修農田水利的人民戰爭。

為激發鄉村積極性,邱縣制定了《以獎代補資金實施方案》,對縣級工程安排專門獎補資金,通過發包支渠綠化權、運用揚水站及地上水使用費用等方式解決資金問題,根據清淤土方和河堤壓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獎補。拓展縣鄉村三級河長職責,激發受益群眾共護河渠。實施日巡查、月督導、季考核獎懲機制,推進河渠管護常態化、管理規范化、獎懲差別化。

與地下水灌溉相比,地表水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看得見的實惠,增添了群眾參與“三網”建設的動力。

2月27日,邱縣古城營鎮大寨村村南渠,隨著渠口被挖開,汩汩清流翻卷著浪花沿著干渠流向全村灌區。

“澆地再不用排隊了!”不到一晌,村民張會強的5畝小麥就喝上了返青水,河渠相連的生態水網徹底解決了邱縣多年的灌溉難。“往年用地下水澆地平均每畝花費35元,現在用河水澆地每畝成本隻有5元,光水費就節省了150多元。”

邱縣縣長閆龍虎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已疏通擴挖河渠65條、176.66公裡,整治坑塘12處,形成全縣域“環城繞田”大水網格局。同時,採取“一路兩溝四行樹”做法,加快農村路網規劃建設,對老沙河觀光路等鄉村道路進行升級改造,增設濱河步道、自行車道,打造群眾游玩休閑空間,努力繪就獨具北方特色的田園生態畫卷。(記者劉劍英 通訊員劉洪濤、霍飛飛)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