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 營造環境
走進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寬敞明亮,自助查詢機、自助繳費機、排隊叫號機等設備一應俱全。
“資料准備齊全,一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容城縣向導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會計肖領娣說,她來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公司注冊業務,最大的感受是服務智能化,尤其是一窗受理業務,辦事效率非常高。
2019年1月1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察看服務窗口,了解雄安新區深化治理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服務型政府工作情況,充分肯定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貫通服務的做法。
總書記指出,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政務信息聯通共用,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讓群眾少跑腿。
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積極完善支持雄安新區深化改革開放“1+N”政策體系,著力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賦予新區更多的發展自主權,進一步明確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對雄安新區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從北京來雄安創業的侯宗賓有著切身體會。
侯宗賓2018年10月注冊了河北雄安雄容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包括環保技術服務、機器人等業務。2019年他的公司又增加了光電材料研發內容,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很快完成了公司經營范圍的變更。
雄安新區先后承接了河北省下放和保定市移交審批事項,目前可辦理行政許可事項基本全覆蓋。隨著2019年5月1日正式啟用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行政審批專用章,雄安新區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辦理。
“一枚印章管到底”,提速新區行政審批﹔“一會三函”,則讓新區建設項目審批更高效。
“項目通過‘一會三函’審批,僅用了22個工作日。”容東電力運維搶修中心項目前期負責人張海濤感嘆道。2019年10月14日,雄安新區的容東電力運維搶修中心項目取得施工意見登記函,正式開工建設。
“一會三函”,即召開會議集體審議決策,取得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意見登記函。通過“一會三函”審批,項目即可開工建設。2019年年初,雄安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這一模式讓建設項目開工審批環節由數十個減少為4個,政府投資審批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3個工作日,企業投資核准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2個工作日。
以深化改革創造體制機制新優勢,一場靜水深流的深層次變革,正在雄安新區涌動。
——改革機構設置,不再“疊床架屋”。
設立伊始,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就在機構設置上大膽創新,實行“大部門制、扁平化、聘任制”,改變了機構層層設置的狀態。
——堅持“房住不炒”,改革住房制度。
雄安新區積極構建新型住房供給體系,針對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實現新區居民住有所居。
——新型人才政策,匯聚天下英才。
新區變傳統的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能力管理,實行聘任制、年薪制的新型用人模式。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牽頭出台《關於河北雄安新區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的實施意見》,提出了15條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發布《2019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目前已兩次從全國遴選43人,公開招聘74人,吸引27名清華、北大選調生到新區工作。
——打造廉潔工程,建設“廉潔雄安”。
利用區塊鏈可溯源、不可篡改的活動全過程管理和全方位監控,切實做到項目信息和行政行為源頭可溯、過程可查。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新區資金支付各環節,實現對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及決算效果可評、責任可追,全力打造廉潔工程。
2019年8月30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我省改革開放站上新的歷史起點。雄安新區正充分利用河北自貿試驗區雄安片區這一平台,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自貿區的設立,將成為雄安新區建設與發展的“加速器”。
人民之城 幸福宜居
“雄安新區有125萬當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業這篇文章,讓他們共享發展成果。我們可不是為了一個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雄安新區考察時諄諄叮囑。
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新區建設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省委、省政府切實抓好雄安新區群眾就業創業、社會事業發展、科學有效管控、社會治理等工作,全力保障群眾正常生產生活,讓新區百姓適應新區發展、參與新區建設、共享新區發展成果。
就業、住房、教育、醫療……件件都是關乎民生的大事。
2019年11月29日,56歲的安新縣小王營村村民田會來又回村裡轉了轉。新區征遷安置工作啟動后,田會來在村裡率先簽訂土地征收協議,搬離了他祖祖輩輩生活的村庄,全家在安新縣城租了房子。上個星期他已經選好了回遷安置房,就安心等著住新房了。
和他一樣,小王營村2100多人都已經搬走了。整村拆遷后,曾經熱鬧的村庄此時已經成為平整的土地。
日前,地處容城縣的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操場上,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列,迎接來自新區征遷村的新同學。考慮到轉學生數量較大,原有班級難以容納,學校決定對新來的同學進行整合編班,一至六年級,共增設7個教學班。
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征遷安置工作相結合,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政策、統一程序、統一文本和分類施策、分步實施、分村包聯、分戶到人的“四統四分”工作思路,新區征遷安置工作穩妥有序。截至2019年10月底,新區149個征遷村全部完成征遷安置任務,征收土地、被征遷群眾周轉過渡、隨遷子女入學、老人養老保障、測繪評估、房屋拆除完成率均達到100%。
干群同心、魚水情深,新區實現了和諧征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群眾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區還有更多這樣“有溫度”的故事。
——千方百計讓新區群眾端穩就業“飯碗”。
45歲的容城縣張楚營村村民李華,參加了新區組織的多次技能培訓后實現了轉型,現在經營著一家家政公司。“新區設立后,老百姓面臨著本領恐慌,感到很迷茫。參加培訓后,大家掌握了新技能,有了新出路。我的家政公司也帶動了十多人就業。”
針對就業難,雄安新區深入開展“雙創雙服”和萬人培訓、萬人就業“雙萬工程”,累計投入8200多萬元,培訓5.6萬人次。2019年新區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4萬人次,新增3.6萬個就業崗位,培育500個創業實體。
——讓新區百姓享有優質教育、優質醫療。
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交鑰匙項目2019年9月份正式開工,在雄安新區建設高水平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北京市負責投資建設,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區,由雄安新區委托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團、醫療集團進行管理。
新區加快借力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最大程度提升教育質量。目前,北京幫扶的4所學校雄安校區挂牌成立。新區55所學校已與53所京津冀優質學校,建立了形式多樣的幫扶合作關系。大力提高新區的醫療水平,京津冀已對口幫扶三縣15家縣直醫療衛生機構、33家鄉鎮衛生院。
人民城市為人民。未來雄安,必定是一座新時代的人民之城。
歲不我與,時不我待。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一張藍圖干到底。雄安,越走,道路越清晰﹔越走,步伐越堅定。
放眼千年,拼搏奮進。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雄安,正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裡,書寫著奮斗者的精彩答卷。(記者吳艷榮、郭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