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聋哑人“听见”法治的公平正义

2021年04月28日11:10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4月28日电 近日,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聋哑人名誉权纠纷案件,由于案件一方当事人为聋哑人,主办法官专门邀请手语翻译最大限度地保障聋哑人权利。

本案原告李某某为聋哑人,其任职于可为聋哑人提供服务的驾校。案外人谢某也为聋哑人,其为李某某任职的驾校学员。谢某因故未进行考试,便想把学费退回来。在多次寻求无果后,谢某只得寻求交警和电视台记者帮忙。记者针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李某某认为新闻报道中曝光了他的微信头像,致使周围的人把他当成了骗子,其个人的名誉受到了影响。李某某遂以电视台侵犯其隐私权和名誉权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聋哑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但同样应该享有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主办法官李文环说,为了方便当事人能够顺利收到诉讼材料,李文环与书记员主动加了原告李某某为微信好友,利用微信向其告知送达和开庭事宜。

送达等程序性事宜可以通过微信完成,但庭审中如何使原告的诉讼权利得到保障呢?为此,李文环专门到河北省残联请来手语翻译老师现场翻译,确保与原告沟通无障碍。庭审中,李文环放慢语速,手语老师作手势进行实时庭审翻译,手语老师一边清楚地将法官的询问内容传达给当事人,一边准确地将当事人的肢体语言“讲给”法官和被告,手语老师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经过法庭调查,李文环发现电视台并未存在侵权行为。庭审结束后,李文环通过手语老师耐心地向李某某释法明理。最终,李某某理解了法律规定撤回了起诉,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通过邀请手语老师参与庭审,切实保障聋哑人诉讼权利,让当事人在严肃的庭审中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更多的人文关怀。

(责编:何雪薇、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