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牵头起草的《耕地地力主要指标分级诊断》省级地方标准,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审定会审定,即将发布实施,成为耕地质量行业国内首个法定标准。
按照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统一安排,自2018年开始,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分析全省大量田间肥效试验、土壤理化指标检测数据和查阅国内外耕地地力指标相关文献、标准,应用养分丰缺指标法等方法,起草制定了耕地地力28项主要指标分级诊断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耕地地力主要指标分级诊断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指标分级与诊断、土壤采样和检测方法,适用于种植粮食、棉花、油料等大田作物耕地地力分级诊断,种植果树、蔬菜的园地、菜地可参照执行。标准按照特性将28项指标划分为4种类型,即土壤养分指标、土壤盐分指标、耕地地力理化指标和耕地地力生物性状指标。各项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Ⅱ、Ⅲ、Ⅳ和Ⅴ级,分别对应高、较高、中、较低、低5个水平,级别数值越小,耕地地力指标越好,越有利于作物生长。标准规定了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等10项指标养分临界值,低于临界值的Ⅳ级、Ⅴ级为养分缺乏状态。标准规定了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等5项营养元素危害临界浓度(阈值),超过此临界浓度则可能产生生态危害。
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标准可作为推荐性标准在河北省应用,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该标准实施后,将规范耕地地力主要指标分级技术,为耕地安全利用与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记者郝东伟 通讯员刘克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