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聪书画:北派书风 正大气象

2021年03月13日16:51  来源:海外网
 
原标题:潘学聪书画:北派书风 正大气象

潘学聪,河北沧州人,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黄绮先生。近年来探索以书法用笔创作写意山水与花鸟画,出版有《云养青山》《潘学聪草书赤壁赋》等多部个人专集。

22.png

潘学聪书太行赋石刻

潘学聪先生字写的好,好在有正大气象,燕赵雄风。纵览中国书法历史,那些庙堂之迹,擘窠大字和摩崖石刻,让人感到一种气象宏阔,雄浑厚重,积极向上的审美熏陶。象颜真卿、张旭、黄庭坚、柳公权等书法名家的作品,承载了他们的情感与气节,也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更加文化自信和富有使命。这些作品不媚俗,不怪异,不取巧,有格局和境界,富有正人君子之风。

艺术养心,文化化人。好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它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最近,有幸欣赏到潘学聪先生的书法作品,感到有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和字外精神。不愧是当今北派书风的代表,不管他写的“吟雪”“龙腾”“正气”等大字和小幅作品,都感到有一种雄奇、刚劲的气魄。书法的线条不但有质感和力量,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美学意义,通过对每个字的特定的造型和布局的匠心安排,唤起人们的浩然正气、凛然不屈之气、博大仁爱之气,给人们教育和鼓舞。

图片13.png

潘学聪作品

初看潘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朴拙的印象,笨拙而不灵活。正是由于这种朴拙加强了书法形象的表现力,他通过这种表现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书写个性的线条语言。艺术反映生活,而且反映出生活历史性特征所具有的意义。艺术要写人,写人的外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回顾既有的艺术门类,应该说除去书法之外,其他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有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来实现艺术的目的。如文学依靠语言,表演依靠行为,绘画依靠色彩,而书法则不能,因为书法的线条缺乏应有的意义。但是,当书法发展到审美艺术时期,就有了自己的语言意义和不同的文化性。潘先生从事书法研究和实践几十年,生活的阅历、工作的感悟、读书的勤奋、人性的练达都是书法创作的源泉,这种不同的经历、信仰、性格和地域文化反映在书法方面就是阳刚、大度、正气。仔细观察他的作品,首先是笔锋放得开,墨量充足,笔画偏肥,字体有气势,跳跃性小,力度运行缓慢,以强、硬、劲、直求质朴之美。为了更进一步满足情感之需要,而大胆改变书法线条和结构的有形的特征,在对称、险势、倾斜、端正之间找到了方法,如写“石”字,左边的大撇用涩笔夸张的拉长线条,更加率性,唤起人们对字的造型的记忆,以求突破形式的阻隔。他在创作每一幅作品,书写每一个字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其速度、力度、方向、提按、节奏都已超出一般人的想像而尽显风采和神韵。

潘学聪书《南皮赋》坐落在河北省南皮县文化广场

观潘先生书画作品,敢于笔画变,笔力变,笔锋变,用墨变,造型变,突破了实用规律的束缚,虽然多变,却不失高昂振奋,阳刚朴拙,雄伟端庄。而且这种艺术上的大变化与雄奇之象相结合,更显北派书风,燕赵风骨,磅礴之势,平步千里。从一般意义而言,书法变化太大,最容易失去雄浑和劲健。或书象暗弱,给人一种诡异之感。可在潘先生笔下却产生了意外佳效。

21.png

潘学聪作品

潘学聪在大学期间,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黄绮教授,他继承、发扬和创新了黄绮独创的铁戟磨沙体,成为令人叹服的北派书风代表。这种书法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创造了书法的对立因素,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险中有正,正中有险,险正有序,最终在一个意象内整体形象完美的体现出来。著名作家《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说,“读潘学聪书法,能抵得好酒三杯,好茶三盏,就连世虑之忧也随毛孔散发去了。潘学聪为人质朴,内外都很结实。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每看到他的字,心头便涌出一种感佩,笔墨是结实的,间架结构是结实的,精神气韵也是结实的。”

图片15.png

潘学聪作品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说,潘先生的字,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字”对人的约束,使个性与才情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张扬。用今天的艺术观点来审视潘先生书法线条、书法意象、书法节奏、书法金石之气是极具艺术生命力的。因为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家国情怀。(王浩)

图片16.png

潘学聪作品

(责编:方童、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