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成长新空间”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见闻

2021年03月10日10:03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成长新空间”

春节刚过,位于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穿园区而过、双向六车道的北京大道上车来车往。

“5年前从北京过来时,四周还是一片荒野,这条路显得特别宽。现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盖满了厂房,上下班高峰时间有时还会拥堵。”说起这里的变化,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冀伟伟不禁感慨。

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的前身朗依制药,是第一批签约入园、第一批开工建设、第一家试生产的北京药企,正是那时,冀伟伟从北京来到了这里。

“截至目前,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落地项目74个,其中竣工项目32个。”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招商局局长刘帅,用数字印证着冀伟伟的直观感受。

走进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会议室,陈列架上的20多种药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我们北京药企在这里找到了成长新空间!”说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副总经理刘志东深有感触。

刘志东说,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根据当地产业规划,原料药生产受到限制,而对一个医药企业来说,制剂原料重点品种不能自供,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沧州渤海新区恰恰提供了一个空间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沧州分公司生产8个品种原料药,二期建成后将具备15个品种原料药的生产能力。”刘志东一边介绍着陈列架上的药品,一边指着窗外即将竣工的二期厂房说。

其实,吸引诸多北京药企落户的,不只是这里充足的用地指标。“最终选择落户河北,还是因为当地政府为企业服务的热情和敢闯敢试的机制创新。”冀伟伟说,企业落地沧州渤海新区不但享受到“保姆式”服务,新厂区生产的药品还可以继续使用“京字号”药品批准文号,由北京食药监局审批和监管,免去了重新注册的各种成本,所以公司立即决定来这里发展。

集聚创新要素,完善服务体系。开发区重点建设了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化学药孵化平台、分析检测平台以及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起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在北京大道的孙思邈路路口,大楼上的院名很是醒目。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承接了区内企业200多个批次的分析测试与研发要求。”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英男介绍说,一些北京药企之前就与南开大学师生有研发合作,企业搬到渤海新区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南开大学师生研发团队也经常来渤海新区。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与沧州渤海新区拓展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签约建立了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

研究院通过社会招聘组建了稳定的运营团队,首批就有12个课题组入驻,涉及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开发区的化学药孵化平台和中试基地也将借助南开大学的人才优势,加快建设进度。

“我们已经与研究院检测中心进行了大量检测合作。”刘志东告诉记者,此前企业需要寄样品到北京、天津进行检测,费时费力。

离研究院不远,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中试基地6个标准化厂房工程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技术中试是药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中试成功,产品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以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中试,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去寻找中试基地。现在开发区企业在基地的中试预约已经排满了。”中试基地项目负责人张建洲说,开发区为企业提供最便利的中试服务,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行走在产业园区,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进入一家家药企厂区,没有以前去药厂时常能闻到的异味。

“我们开展了无气味厂区、无气味园区创建。投资5800万元建立了有毒有害、恶臭气体预警监测体系,对138种特征因子进行全天候覆盖、可溯源监测。”刘帅说,开发区还实行“一厂一管”精准治污,实现了企业污水独立排放、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远程管控。

“开发区优质的营商环境赢得企业高度认可,一大批企业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目前,谋划推进实施二期项目的企业,占到了投产及试生产企业的55%。”刘帅说。

在开发区采访,还有一个让人深刻的印象是,如今,不局限于沧州,更多的河北生产要素正融入园区发展体系。

“现在,园区企业的员工许多来自外地,石家庄的一家职技学院还开设了专为这里企业培养人才的‘临港订单班’。”刘帅说。

北京的药企、天津的研发力量、河北的生产要素正在这里加速汇聚,催生荒滩地上崛起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沧州渤海新区正奋力争做‘十四五’时期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和发动机。我们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生物制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等价值链高端迈进,向功能食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领域拓展。”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华峰说。(河北日报记者张岚山)

(责编:张晓博、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