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滦州: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2021年02月24日10:29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滦州市榛子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闻

近日在滦州市榛子镇大贺庄子村,村干部王海龙(右)正与几名志愿者小心翼翼地整理覆盖冬青的绿化防寒布。 河北日报记者 刘禹彤摄

椅子山村变了。

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时隔几个月回村的高大海眼前一亮:冬日的家乡像打翻的调色盘——油亮的乡道串联了田野与农房,翻新的民居飘出袅袅炊烟,气派的公园替代了垃圾坑塘。“村里变得像公园一样美!”他惊叹道。

椅子山村的变化,是滦州市榛子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去年,榛子镇将治理61个村的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努力将“一处美”延伸为“一片美”、从“环境美”升华为“内涵美”,在滦州市五次人居环境整治拉练中均获得全市第一。

“镇里新修的柏油路,它平顺又厚实。我今年84岁了,走过泥土路,也走过水泥路,再走上这柏油路时,才真真切切觉得环境治理就像咱村民的日子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安乐庄村,热情的李志刚大爷当起了解说员。

在李志刚等村民看来,修路最直接的好处是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带动了经济发展。原来,榛子镇境内车流量大,堵车现象十分严重。去年,镇里拓宽升级路面,美化两侧景观,使五横五纵的交通网络初具规模,真正打通了古镇城市道路的“微循环”,客商往来更加便捷,成为推进城乡区域发展的“加速带”。

按照统一规划,各个村都装上了路灯,绘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旱厕提升至无公害户厕标准,路两边种植了绿植和花园;旧民居修葺如新,废弃垃圾坑变成了休闲好去处,如今的榛子镇,由内而外焕发出美丽生机。

环境美了,如何守住整治成果又成了基层治理面临的新考题。

当日,笔者行车至大贺庄子村,看到村干部王海龙正与几名志愿者小心翼翼地给村中的冬青和白皮松穿戴“风衣”。“立春以后风大,绿化防寒布经常被吹歪。为了保持得来不易的绿化成果,志愿者每天都会悉心巡查几遍。”他介绍说,绿植日常养护已经成了目前村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改善人居环境只是治标,形成长效机制才是治本。”榛子镇党委书记宋焕强表示,去年至今,每个村按人口配备保洁员,垃圾由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不仅如此,还建起了镇级污水处理厂和5个村级污水处理站。目前,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

维护美好人居环境更需要群众参与。在长效维护环境过程中,榛子镇注重发动群众,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向每家每户发一个小垃圾桶,给每条街设置一个垃圾箱,鼓励垃圾分类;动员各村聘请老党员义务担任村环境卫生监督员,每天对村里家家户户门口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逐渐养成了“美丽环境靠大家”的良好习惯。

要颜值,更要气质。榛子镇积极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使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互相促进、互相转化。通过新建村民文化广场,新建、翻建高标准村级“两室”,实现全镇文化场所建设水平提档升级,全镇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面貌随之不断提升。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需要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不断健全长效保洁机制,美化提升村容村貌,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推开,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滦州市委书记李建忠表示。(记者刘禹彤 通讯员张 宏 刘晓玲

(责编:张晓博、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