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話“粽子”:粽子不宜作為唯一主食 要注意搭配

2020年06月25日10:30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庄6月25日電 (袁志廣)端午節又至,軟糯香甜、餡料各異的粽子總叫人忍不住大快朵頤。然而,這一美味卻並非人人適合,食用起來要多加注意。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性大,不易消化,有的還含有較多的脂肪、鹽或糖,熱量很高。”河北省中醫院脾胃二科主任醫師、教授毛宇湘表示,如果一次性食用過多粽子,可能導致高血糖、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等問題,因此吃粽子要注意。

毛宇湘表示,粽子裡含有過多的脂肪、鹽、糖類物質,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熱量約為400-500卡路裡,所以食用時選擇小一點的粽子,或者每次少吃一些。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吃1-3個,並且適當減少其他主食的用量,以免能量過剩。

他說,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主食,一定要注意搭配。比如,搭配山楂、麥芽,可以泡水喝,這兩者都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以去除吃粽子之后的油膩感和積脹感。再比如,主食部分可以用薏米、山藥、芋頭取代,可以增加纖維質的含量,減輕胃腸負擔。此外,吃粽子也可以搭配新鮮蔬菜,或者蔬菜湯,比如白蘿卜絲湯,可以起到通氣消積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吃得更健康。

毛宇湘提醒,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粽子,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腸道疾病患者等則要慎食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據介紹,肉粽子中脂肪含量較高,屬於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胃腸道病患者:

若是過量食用,極易造成消化不良,會出現胃酸分泌過多、腹脹、腹痛等症狀﹔粽子蒸熟后也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糯米本身具有收澀止瀉的作用,平時便秘的患者也不宜食用﹔一些做過腹腔手術的患者,吃粽子也可能會誘發腸梗阻。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