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鄉:小榛子點亮鄉村小康路

2020年06月18日18:10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今年是第2個年頭,明年就能挂果啦!”河北省平鄉縣田付村鄉張屯榛子種植基地,種植戶張繼考一邊在田間除草一邊介紹說,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被稱為“堅果之王”,營養價值豐富,經濟價值很高。

種植戶張繼考在榛子種植基地勞作。 姚友諒攝

張屯共有108戶445口人,耕地800多畝。位於村北的榛子種植基地,目前流轉土地150畝,是邢台市第一家規模化榛子種植基地。“榛子種植面積佔全村1/6耕地,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涉及60多戶群眾,全村60%農戶從中受益。”張屯村黨支部書記張計中扳著手指算起了農民群眾增收賬。

張計中頭腦靈活,思路開闊,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曾在上海經商開公司。2018年夏天回村任職后,他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為第一任務,無私忘我地奔走在富民強村之路上。

務工群眾在榛子種植基地打理枝杈。 姚友諒攝

在一位多年從事榛子種植的朋友介紹下,他帶隊去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后,決定在村裡引進榛子特色種植項目。“我們種的是中美雜交優質品種‘平歐’,病害少、好管理、產量高,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合作公司按市場價兜底收購成熟的榛子,並提供技術服務,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種植戶不懂技術等后顧之憂。”

2018年秋,響應村黨支部的號召,有著經濟頭腦的張繼考和另外兩戶群眾一拍即合,在村干部的協調下承包了130畝地,開始種植榛子。“去年8月,中國林科院的榛子種植研究專家王貴禧教授,專門到種植基地來指導,傳授了很多實用的知識,俺的種植信心更足了,發展勁頭更大啦!”張繼考滿臉微笑。

務工群眾在榛子種植基地澆水灌溉。 姚友諒攝

50多歲的村民張仁江3畝多地被流轉,從2018年到現在僅租金一項收入就已經六千多元。“俺平時在地裡打短工,除草、剪枝、澆地,有啥活干啥活,每一項活能掙六七百元。”正在地裡干活的張仁江樂呵呵地說,全村像他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都已經脫貧摘帽了。

縣農技人員到榛子種植基地調研指導。 姚友諒攝

“基地最忙的時候能用五六十人,每年支付給務工群眾的田間管理費少說也得八九萬元。咱們也希望通過榛子基地帶動村裡鄉親們一塊富起來。”村干部張新考一直關注著榛子基地的發展,提供著力所能及的幫助。

榛子種植基地林下間作套種的西瓜豐收在望。 姚友諒攝

“每畝110棵,每棵能結三四斤果,按去年每斤25元左右的價格計算,每畝收益約1萬元。我們下一步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榛子深加工項目,讓榛子基地成為農民增收的萬元田,讓榛子樹成為群眾致富的搖錢樹。”展望未來,張計中信心滿懷。(李冰冰、姚友諒)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