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縣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新生活,在春天啟航

2020年06月16日15:53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編者按: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2019年10月,樂亭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退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和勝利。大釗故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干勁不鬆、精力不減,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再接再厲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這個戰“疫”的春天,全縣人民滿載著“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夢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繼續闊步前行。

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於樂亭而言,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減貧脫貧實踐:2017年,全縣精准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347戶658人﹔2018年,140戶362人率先脫貧﹔2019年,除去因整戶死亡、戶口外遷等原因減員外,剩余187戶257人全部高質量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大釗故鄉人堅守初心、篤定前行,用實干與擔當書寫著脫貧攻堅的民生新答卷。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全縣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滿載著“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夢想,揚帆啟航……

以“精准”為主線,靶向性定位,打造幫扶鏈

“住院不收押金,手續不用自己跑,費用報銷比例高,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全都幫到咱的心坎上了!”姜各庄鎮圈裡村的趙利國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這番感慨源於自己的住院經歷。

因病致貧的趙利國20年前患腦出血導致半身不遂,身體經常出現“狀況”。在享受到健康扶貧政策后,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並治愈了多年的靜脈曲張,恢復了部分勞動能力,在村裡當起了衛生監督員。近些天,他又在縣中醫院做了背部脂肪瘤切除手術,其間花費5866.24元,個人僅負擔980元,現在身體狀況良好。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據了解,樂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比例高達60.5%。先治病再治窮!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實施分類精准救治、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一系列關於衛生醫療方面的有力措施,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在此基礎上,樂亭持續落實“三個一批”“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政策,使得個人住院和門診醫療總報銷比例達90%,確保了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

貧困百姓的期盼,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樂亭將“精准”貫穿工作始終,為不同的貧困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讓這些項目“服水土”,脫貧“有門路”。在“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樂亭確立了“七有”目標,即“病有所醫、學有所教、老有所保、勞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業有所興”,逐步加大各項政策扶持力度,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使脫貧攻堅紅利不斷釋放,貧困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僅2019年,全縣投入扶貧資金2017.7萬元。

脫貧致富,幫扶是外力,扶志是內力。樂亭用好外力、激發內力、形成合力。347名45周歲以下的科級干部一對一溝通疏導,鼓勵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自立自強﹔高標准、高頻次開展精准扶貧文藝下鄉巡演,大力宣傳扶貧政策和扶貧成果,喚起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組織道德模范、致富標兵、星級文明戶等形式多樣的先進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感動、激勵身邊人,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以“增收”為核心,多渠道探索,叩開致富門

這些日子,對於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孟慶先來講,真是有苦有樂有滋味。看著自己日夜看管的6頭母豬逐個產仔,熬紅了眼的老孟喜上眉梢。“現在生豬價穩,豬崽健康,我得留一半擴大再生產!”

老孟一家享受到健康、就業、教育等扶貧政策后,家庭經濟狀況明顯改觀,於2018年脫貧退出。2019年3月,老孟在幫扶責任人的聯系下,申請到5萬元政府免息小額貸款,購進了43頭小豬,當年10月便有了第一筆收益,淨賺8萬元。

從治病到上崗再到致富,老孟用實際行動演繹了“變身”三部曲,如今的老孟儼然成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典范。

古語雲,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樂亭在脫貧攻堅實踐中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幸福,從來都是奮斗出來的。立足縣域產業實際,樂亭不斷探索創新產業、就業、資源“三增收”路徑,有效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全力推進扶貧方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產業增收。加快特色種養、鄉村旅游、電商、家庭手工業等產業扶貧項目建設,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專門為有勞動力、想要發展產業但缺少資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最長3年貸款期限、免擔保免抵押、財政全額貼息的扶貧小額信貸,現已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2筆,共計61萬元,獲貸率100%。

就業增收。根據全縣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發展情況,結合群眾培訓需求和就業意願,科學設置培訓項目和培訓內容,有序開展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全力保障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群眾動態就業率達到100%。目前,已幫助貧困人員就業215人。其中65名有一技之長的貧困戶被縣內外多家企業錄用,其余150人在村內保潔員、網格監督員、護林員及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協管員等崗位就業。

資源增收。鼓勵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資金投入、提供勞務等方式參與企業經營、產業發展,盤活生產資料、生產資源。全縣產業扶貧資金統一入股樂亭丞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且資金規模逐年增長,入股收益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每戶1.2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3萬元,每戶每年收益從1260元增加到3300元。為確保貧困戶收入穩定增長,今年每個貧困戶每人增加產業扶貧資金1.38萬元,每人每年比上年增加入股收益966元。

以“防貧”為目標,建后扶機制,源頭斬窮根

“前些日子得了急性心肌梗,做了心臟搭橋,花費不少。這7000多元錢的防貧保險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馬頭營鎮新庄子村村民劉繼存靠種幾畝農田過活,妻子患糖尿病常年吃藥,兒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此次得病自付的24966元大部分是東拼西湊借來的,無疑成了壓在全家人心頭的一座大山。“如果不是政府及時救助,我們一家很難緩過勁來。”這筆防貧保險救助金對於劉繼存一家來說,可謂是“及時雨”。

“防貧保”的設立,是樂亭精准防貧重要舉措之一。據了解,樂亭縣財政每年拿出足額專項資金,為非貧低收入戶和非持續穩定脫貧戶進行防貧保險救助,保障其在因災、因病、因學致貧或返貧時得到保險賠付。“防貧保”為貧困邊緣戶建起一道堅實的“防護牆”,有效控制了貧困“增量”。

絕對貧困已消除,但相對貧困依然存在,不到最后時刻,不能輕言勝利。為此,樂亭堅持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健全完善網絡預警、精准防貧、跟蹤服務等后扶長效機制。

環環相扣織牢織密防貧網,樂亭不遺余力:一是對存在返貧和致貧風險的重點人群進行動態監測,實施防貧保險、重大病生活保障、教育專項救助、民政幫扶救助等保障性防貧措施,盡全力做到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防止形成新的貧困人口。二是不斷深化社會扶貧,凝聚攻堅合力。深入開展“百企幫千戶”精准扶貧行動,通過捐資助貧、招工用工、市場開拓等形式,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同時,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慈善機構,通過設立慈善信托、捐贈款物、消費扶貧、志願服務等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貧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三是成立縣級社會救助基金會,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社會資金參與救助為補充,對扶貧政策資金解決不了、優撫政策不能覆蓋的群體,通過社會救助基金兜住底線,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安全底線。(檀詠、常曉寧)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