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縣委書記張福林:強化責任擔當,持續擴大開放

2020年06月16日14:59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12月9日,樂亭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三個努力建成”專題學習交流會議,縣委書記張福林同志圍繞“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這一主題,結合樂亭實際,談了認識和體會。全文如下:

強化責任擔當 持續擴大開放

在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中展現新作為

2010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作出了“三個努力建成”的重要指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國際、國內和區域發展大勢,立足唐山的歷史方位、區位特點和發展優勢,以深邃的戰略眼光和宏闊的全局視野,親自謀篇布局的大戰略。樂亭縣作為李大釗同志的故鄉,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直接輻射東北亞地區的核心經濟區,既擁有無比強大的“鐵肩擔道義”的擔當實干精神,又身處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陣地,也是省市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的重要節點,在唐山加快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進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積極對接,務實合作,著力打造面向東北亞地區開放發展的“橋頭堡”

東北亞地區人口佔全球的23%,生產總值佔全球經濟總量19%,能源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充足,資金實力雄厚,並具有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也是唐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來,我縣在加快推進新時代對外開放大格局中,始終堅持把面向東北亞地區擴大開放作為戰略重點來抓,緊緊扭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區域合作日益緊密等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做強做優樂亭經濟開發區、中國(樂亭)拉美產業園等外向型經濟發展平台,並以此為依托,發揮港口航線、人脈資源、外貿企業等方方面面的作用,面向東北亞地區國家積極對接、尋覓商機、謀求合作。特別是立足我縣產業鏈“鑄鏈”需求,將日本制造業企業作為我縣招商引資的重點,堅持從國內、國際兩個方向攻堅突破。在國內,2018年成功舉辦樂亭縣在華日企投資環境說明會,日本東芝、岩谷氣體機具、三井住友銀行等20余家日本駐華企業參加,架起了日企和樂亭之間合作的橋梁。在國際,2019年我縣應日本英華株式會社邀請,由我親自帶隊組成經貿代表團出訪日本,先后與日本最大的鋼鐵貿易企業阪和興業株式會社、最大的五金建材銷售企業港南商事株式會社等6家企業對接,在精品鋼鐵、現代優勢農漁等主導產業方面達成合作意向,2個項目成功簽約,為打造面向東北亞地區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查找短板,深挖潛力,持續增強面向東北亞地區深化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雖然唐山堅定加快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不斷邁出新步伐,但樂亭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縣域外貿備案企業數量僅佔全市的約3.4%,2019年前三季度,我縣進出口總額增長108.8%,增速位居全市14個縣(市區)第2名,但24.91億元的絕對值僅為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4%,無論是外貿主體數量還是外貿經濟總量都有不小的差距,與區位資源的獨特優勢極不相稱。一是沿海臨港優勢發揮不充分。沿海臨港是樂亭加快發展的希望和潛力所在,但沿海臨港的文章做得還不夠大,港口腹地作用不明顯,比較優勢和巨大潛力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經濟外向度低,有臨港物流卻沒有臨港貿易,2018年進出口總額為26673萬美元,僅為全市的2.9%,出口更是僅為1.8%,與環抱京唐港、毗鄰曹妃甸的區位優勢不相匹配。二是園區平台對外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大。樂亭經濟開發區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雖然具備良好發展條件,但帶動形成系統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的能力明顯不足,園區產業發展層次偏低,傳統鋼鐵、化工產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高新技術產業佔比偏小,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總體不高,體量大、帶動力強、有影響力的新項目、大項目、龍頭型項目不多。雖然在國家貿促會的主導下建設了中國(樂亭)拉美產業園這一國別園區,但目前入駐園區外資企業還是空白。三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經驗不足、能力不強。各級干部抓對外開放的意識,不如抓項目、抓城建、抓環保的力度大,相比國內先進縣市,在思想和思路上都有明顯的差距,推動發展缺乏國際視野。特別是對整體開放格局、開放路徑的頂層設計不夠,接軌國際、融合發展的方法措施還不多,謀劃開放發展的格局和氣度亟需提升。四是雙向開放體制機制不夠優化。目前,我縣“走出去”的企業很少,基本上以單打獨斗為主,“抱團出海”的系統性舉措還不多,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速度還不夠快,對促進雙向開放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制機制。但是樂亭作為京唐港最直接的“腹地”和曹妃甸的“鄰居”,我們的沿海臨港優勢正在充分釋放,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唐山推進生產力向沿海布局、推動中國(河北)自貿區曹妃甸片區建設、創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一系列重大機遇疊加而至,加之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努力建成”重要指示,樂亭作為深化與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戰略支撐區的作用更加突出,特別是我縣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4+4”產業體系(精品鋼鐵、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現代優勢農漁四大主導產業,建筑支護與光伏支架、新材料、臨港物流、文旅康養四大特色產業)日益完善,河鋼樂亭基地、中匠華湄模板制造、北京京東科技等一批產品出口東北亞地區的項目投產達效、加速集聚,樂亭未來發展的前景更加可期,必將在唐山加快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中體現更大的樂亭擔當、展現更多的樂亭作為。

三、科學精准,實干擔當,在加快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中實現樂亭高質量發展

擴大對外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開放的程度決定著發展的高度、速度和力度,必須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持續開放、擴大開放、全面開放,勇當加快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的領跑者。

(一)緊緊抓住國家推動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重大機遇,在拓展招商引資的深度和廣度上展現新作為。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格局,全面釋放國家戰略疊加整合效應,將優勢潛力最大限度轉化為經貿合作成果,努力闖出一條開放合作新路子。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先手棋”,創新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招商方式,盯緊東北亞地區產業信息,深耕日韓,兼顧俄羅斯、蒙古國精准發力,圍繞鋼鐵深加工、裝備制造、化工材料、生物醫藥、環保產業、文化旅游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推動日韓的先進裝備技術、先進管理經驗進入樂亭,也促進樂亭更多的工業特色產品和優質農副產品進入東北亞地區各國,形成新的互利合作增長點。做足依港興縣文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京唐港開辟航線、組織貨源為重點,面向東北亞地區產業、企業進行招商。加強專業化招商推介,充分利用投洽會、高交會等對外開放平台,特別是圍繞建筑支護等優勢產業,探索主辦、承辦品牌會展活動,以“大事件效應”不斷提高樂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計劃明年在日韓等東北亞國家開展投資環境推介活動2次以上,加快引進一批龍頭外資企業和優質產業項目集聚發展。

(二)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優勢,在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上展現新作為。借鑒曹妃甸各園區改革經驗,把樂亭經濟開發區作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更加突出特色發展、錯位競爭,持續優化園區管理體制、建設運營體制,完善功能配套、強化綠色集約,推動園區定位、外在形象、內涵功能等全面提檔升級,成為富有創新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高地。更加積極主動地為外資企業提供新的價值空間和成長平台,精心謀劃,集聚資源,在扶持壯大中國(樂亭)拉美產業園的同時,探索謀劃日韓等產業園區的發展起步。堅持“跳出樂亭發展樂亭”,鼓勵有實力企業到東北亞成本較低的地方建立生產基地,到資源豐富的地方推動合作開發,支持各類外貿型和生產型企業上線經營,支持重點外貿企業設立境外貿易機構、展示中心等,實現海外市場本土化運營,進一步增強技術溢出和產業帶動效應,加快培育一批在國際市場得到認同、高水平開放的外貿企業。

(三)圍繞貿易投資便利化,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展現新作為。強化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積極對接國際投資貿易新規則,針對東北亞地區投資貿易特點,出台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以市場方式和法治手段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不斷擴大對日韓等國家的全方位開放。特別是針對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經驗不足的現狀,聚焦國際化、專業化人才嚴重缺乏的短板,通過內部培養、外地招聘等方式,不斷提升各級黨員干部抓外向型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解決企業在用地、融資、引才等方面的難題,不斷推動行政審批“內部流程再造”,壓減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率。扎實開展“雙創雙服”活動,切實加大幫扶支持力度和服務保障力度,大力倡導“店小二”精神,著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擦亮“千裡萬裡之行、投資首選樂亭”名片,加快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建設,打造創新創業高地。(中共樂亭縣委書記 張福林)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