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興——樂亭依托沿海優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06月16日14:37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樂亭向海,125公裡的海岸線蜿蜒綿亙,擁有近2515平方公裡的淺海海域和280平方公裡的沿海灘涂。

依海而生,一代又一代樂亭人依海謀業,深耕這片相當於陸域面積兩倍以上的藍色“大地”,不斷拓展著發展空間。

向海而興,站在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交匯處,樂亭用全域沿海思維,統籌陸海資源,轉換發展動能,迎來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造夢初成面向大海的產業轉移

從白花花的鹽鹼灘到百余企業落戶的園區,從“雨天似膠,天晴如刀”行路難到“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備……作為樂亭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第一代親歷者,開發區濱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忠見証了這片土地的翻天巨變。

2006年9月,和著大海潮音,樂亭經濟開發區開始了名副其實的“造夢”之旅。從此,樂亭發展戰略中關於“海”的概念便有了一個承載“平台”。而在此之前,楊立忠從未覺得樂亭的發展會與“海”聯系得如此緊密。

摒棄“面朝大海不識海”的思維定式,樂亭“向海而謀”,策應河北省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戰略,充分發揮沿海臨港、空間廣闊、配套完備、物流便捷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順勢謀劃構建沿海臨港經濟帶藍圖。

“縣域經濟要永葆發展活力,離不開工業的強力支撐。在沿海臨港經濟帶的‘平台’搭建之后,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和新型工業的帶動,決定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后勁。”這是樂亭縣委書記張福林對新型工業發展的認識。

理性思維繪就發展藍圖。當歲月走過13載,昔日的鹽鹼荒灘已“變身”工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主戰場。目前,開發區入園企業達到130家,其中建成企業71家。唐鋼中厚板、德龍鋼鐵、旭陽化工、華能風電、法國液化空氣、北京環衛等一批龍頭企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河北樂亭鋼鐵基地、東日新能源材料、30萬噸苯乙烯、榕澤鋼材深加工等在建重點項目也不斷加入新生力量大軍。

夏日的渤海灣畔,海風習習,濤聲陣陣。在唐山東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項目現場,幾個巨大的焦油儲罐旁,管廊架基礎和煤焦油變電所正在緊張施工。

據悉,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新型能源材料項目,其生產路線以煤焦油精深加工為起點,利用全自產原料最終形成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和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建設后,將是全國相同生產路線和全產業鏈企業中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單體項目。

“簡單說,就是將低端原料精細加工為高附加值的綠色能源產品。”項目總工程師張建華介紹,公司的全產業鏈布局與河鋼樂亭鋼鐵基地及周邊企業緊密相關。一方面,河鋼樂亭鋼鐵基地投產后,公司以其煉鋼副產品煤焦油為原料,通過精深加工,最終制成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再用於大容量電弧爐煉鋼,從而形成一條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另一方面,公司生產的鋰電池負極材料與周邊企業的正極材料生產、新能源汽車零件生產組裝、充電樁生產等,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條。

“從引進一個龍頭到壯大一個產業,形成了項目建設的‘乘法效應’。”樂亭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吳萬穎介紹,以打造精品鋼鐵小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為目標,樂亭圍繞精品鋼鐵、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育鏈、建鏈、補鏈、強鏈,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增強集聚效應,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去年樂亭經濟開發區實現稅收26.75億元,同比增長122.9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5.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04%,在全省155家省級經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排名中位列第12位。今年一季度,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1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24%、稅收增長12.75%,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陸海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向海而謀,讓樂亭沿海臨港工業發展風聲水起,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

對此,樂亭縣縣長李軼表示,“由傳統農業大縣‘向海而謀’,並非‘另起爐灶’拋棄農業,而是以此推動觀念開放、陸海統籌,實現包括農業在內的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隨著沿海臨港工業的迅猛崛起,使產業上形成了沿海與腹地的良性互動。一方面,沿海地區利用腹地雄厚的配套能力拓展服務功能,另一方面,腹地借力沿海臨港優勢深挖廣延,形成了互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緊密對接港口功能布局,服務經濟開發區實體經濟,統籌運用鐵路、高速等綜合交通網絡,樂亭初步建立起臨港物流體系。目前,全縣擁有唐山曙旺、唐山運禧、唐山福雙等規上物流企業40家。今年前5個月共完成稅收9858.83萬元,佔全縣稅收收入的20%。

臨港物流、文旅產業、現代農業……放眼樂亭沿海,陸海統籌文章越做越精彩。

唐山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坐落於渤海灣畔。漫步其間,遍布廠區的綠色植被、園林景觀及由廢舊生產材料構成的創意雕塑隨處可見,絲毫找不到傳統鋼企“傻大黑粗”的影子。

據了解,這家集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大型民營鋼鐵聯合企業10年間累計投資12.8億元用於生態環保治理,並於2017年開始探索“環保深度治理+工業旅游”的轉型發展新路,以“綠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打造了科普之旅、生態之旅、創新之旅3條旅游線路。2018年,唐山德龍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不僅如此,公司還結合自身優勢制定了研學旅游基地建設與服務規范企業標准,成為百余所中小學關注的研學教育基地。僅去年一年便接待參觀考察、研學游學者萬余名,成為樂亭旅游發展的新引擎。

漁家唱晚、河海垂釣、趕海拾貝……圍繞“心向大海”休閑旅游體驗路線,樂亭將樂亭大鼓、皮影、評劇等鄉土藝術及海洋文化、灤河文化等地方元素融入到旅游產業中,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體驗項目,不僅滿足了游客對樂亭“原生態生活”的向往,而且打造了一個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式旅游產業鏈條。據悉,自5月份進入旅游旺季以來,全縣共接待游客231.28萬人次,僅7月份就接近百萬人次,同比增長37%,海邊游貢獻率達到80%以上。

陸是海的基礎,海是陸的延伸。樂亭擁有全省四分之一的海岸線,全縣近三分之一的鄉鎮瀕臨渤海,約5萬農業人口生活在“陸”“海”之間形成的廣袤鹽鹼地帶。如今,樂亭用科技力量對這片貧瘠的土地進行改良開發,使這裡不僅產出小麥、水稻等農作物,而且也成為高產菜園、果園的“集結地”。

在位於姜各庄鎮二節村的蘋果示范園內,綠瑩瑩的蘋果挂滿枝頭。村民胡永平一邊忙著鋤草一邊念叨,“以前,這片地鹼性大、地力差、效益低。沒想到土壤改良后,蘋果能長這麼好!”

鹽鹼灘的土壤改良是一項系統工程。近年來,樂亭通過引入民間資本、實施鹽鹼地改造項目等方式,對土地實行規模化改良開發。在此基礎上,逐年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讓昔日的“不毛地”遍布經濟林和溫室大棚群。據了解,僅姜各庄、湯家河沿海兩鎮通過鹽鹼地改造栽植蘋果近兩萬畝,每年創經濟效益6000余萬元。

樂亭還將“退陸進海”的思路延伸到海水養殖業,對沿海灘涂和淺海水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形成了包含40萬畝淺海養殖區和6.5萬畝陸域養殖區,工廠化養魚、池塘養參、灘涂養貝及淺海立體開發養殖等6個梯次“退陸”和“進海”的養殖格局,實現了海洋漁業生產向封閉式、集約化、環保型的生態健康養殖方式轉變。

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樂亭國內生產總值完成93.1億元,同比增長8.1%,縣域經濟一二三產結構比為13.1:34.2:52.7,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49.1億元,同比增長9.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7%,三次產業在發展中實現了對經濟增長的動能轉換。

生態優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海是碧海,灘是銀灘﹔水邊七彩傘蓋,遠方群鷗翔集,一派和諧美景。

盛夏的樂亭海邊,私藏了最清涼的避暑寶地——碧海浴場:在這裡,無論是赤腳踏沙、下海戲水,亦或游艇飛馳、乘船出海,都會讓人心曠神怡,超然世外。

“船進港、網入庫、人上岸”。正值休漁季,移步與浴場相鄰的樂亭中心漁港碼頭:一艘艘漁船整齊地停泊在岸邊,戴著各色涼帽的婦女們忙著修補漁網。姜各庄鎮西海村漁民蘇建東說,“我出海捕魚20多年了,親身感受到禁漁的好處:海裡的魚蝦可以休養生息,我們正好利用這個時間修船補網,為下一個捕魚季做准備。”

為有效保護海洋水系生態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樂亭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實施伏季休漁、人工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魚礁、啟動淺海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及漁船“油改氣”……極大地促進了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從中心漁港乘船約50分鐘,就進入國家級海洋牧場——興樂海洋牧場。碧藍的海面上,分散停泊著3艘小船,船上的工人正在把船艙中雜色蛤等貝類幼苗撒播到大海中。

“這是貝類底播的養殖模式,前不久還進行了海參、對蝦等的增殖放流。撒播幼苗后,讓其自然增殖,配合人工魚礁建設,目的是打造養殖生態綜合體。”樂亭縣水產中心副主任劉衛濱介紹,海洋牧場中的海產品都是“散養”,由於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產品綠色無污染、生長速度快,價格是人工養殖的幾倍,產業效益將大幅增加。

“投放海底的人工礁體可以成為海洋生物附著生長的‘基地’,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適宜海洋生物繁衍的‘生態家園’。”劉衛濱的話語間滿是欣喜。

海洋污染是不可回避的現實,雖然表現在海裡,但根子在陸地。為此,樂亭提出“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陸、陸海統籌治理”的污染防治思路,嚴格落實河長責任制,先后開展了入海排污口清查、入海河水水質改善、整治河道傾倒垃圾、規范排污口等專項行動,使全縣海洋河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基本穩定,濱海旅游度假區、海水浴場等重點海域水質優良等級天數比例逐年增加。

嚴把生態紅線,解決歷史沉疴。近年來,樂亭通過持續不斷開展近岸海域海島的規范整治行動,對轄區不合理養殖進行清理,極大地恢復了海域海島屬性。2018年,以中央環保督察涉海事項整改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加大了對違法違填海疑點疑區的核查整治,讓公眾的海洋生態福利再次回歸。

今年4月,《樂亭縣圍填海項目生態保護修復方案》的出台,進一步明確了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重點、目標和完成時限。樂亭將對位於二灤河口以西城鎮工業用海區域實施優化岸灘、人工濕地修復、生態護岸、綠道建設及海洋生物資源恢復等多種形式的生態保護修復,解決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為唐山建成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創造良好條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遠眺蔚藍,決勝未來。樂亭正敞開海一般的胸襟迎接八方來客,以蓬勃發展之勢闊步前行。(檀詠)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