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游客們在正定縣旺泉古街品味美食。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5月31日晚8時,正定國際小商品市場門前的夜市又熱鬧了起來。
“鮮果榨汁,絕對健康!”正定居民方園的飲品攤重新開業3天了,濃香的鮮榨果汁引得新老顧客排起了長隊。
一聲聲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到賬提醒,讓方園笑得合不攏嘴,“臨時攤位既方便了大家,也讓我們增加了收入,俺家的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
在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正定縣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5月1日開始對城區內游客流量較大區域允許夜間設置臨時佔道攤點和臨時外擺經營點位,引導商戶和流動攤販規范經營,持續釋放“地攤經濟”活力。
21歲的趙波年前在正定南關古鎮商業街開了一家名為“燒仙草”的小店,投入了幾十萬元。誰知剛開業不久就遇上了疫情,他一度沮喪萬分。“打過退堂鼓,可是舍不得。真感謝政府發放惠民消費券、允許桌椅有序外擺和免電費等一系列實打實的扶持舉措,讓我有了繼續經營下去的信心。”趙波說,現在每晚8點半是最忙的時候,店內外的桌椅都坐滿了人。為保障安全距離,店內桌椅減到了6張,外擺了5張桌椅。“屋外空氣好,客人比之前多了不少。現在每天營業額都有1000多元,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把前幾個月的虧損彌補上!”趙波說。
如今,在正定縣城,一家家街頭小店又紅火起來。到了晚上,小吃店、咖啡館的小方桌有序擺到了街邊……
允許擺地攤和店外經營,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新考驗。
記者不時看到有城管隊員對擺攤經營狀況進行巡查,許多攤位經營者也很自覺地清掃攤位周邊衛生,保証環境整潔、桌椅擺放有序。
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正定縣找准民生需求與城市管理的切入點,科學有序開放了部分區域的門前外擺和臨時佔道攤點。其中,確定了南關古鎮、歷史文化街(陽和樓)、旺泉古街、鎮遠路、鎮州街等部分區域為門前外擺和臨時佔道攤點區域,規定了具體佔道時間,並有序恢復了正定國際小商品市場門前的夜市。同時要求所有佔道經營攤販和外擺經營商戶保持1.5米的距離,並要求他們鋪設地膠和做好日常清潔等工作。截至5月31日,正定縣城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和外擺經營點位800余個,直接解決4000余人就業。(記者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