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鄉:八百裡路定點扶貧 真幫實扶力拔窮根

2020年06月01日11:00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石永煊(左一)到脫貧戶付東生家中走訪慰問。 姚友諒攝

“下著這麼大的雨,聽說咱村裡從北京來了個年輕人,要幫助咱們脫貧嘞!”“俺剛才在村支部看見了,大高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嘞!”2018年4月13日,河北省平鄉縣田付村鄉艾村迎來了一位從首都北京來的“年輕人”,他就是國務院國資委派來的脫貧幫扶駐村第一書記石永煊。

39歲的石永煊年紀輕輕,卻是一位有著近2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2004年從東北大學畢業后,進入央企工作。2013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優異成績考進了國務院國資委。

北京到平鄉,八百裡路。“一路忐忑,一路憧憬,冒雨踐約而來。”從小生長在城市,讀書工作也都在城市,這是石永煊第一次深入農村開展工作,與農民群眾零距離打交道,對於他而言不啻於一次思想的重生。

踏進艾村,距離平鄉縣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檢查驗收正好一百天。容不得休整,石永煊馬上進入戰時狀態,從零做起,邊干邊學。駐村三天,他上門走訪了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推心置腹,了解情況。駐村半個月,他對村裡的大事小情理解的越來越深,認識的熟人也越來越多,走在大街上村民都會和他熱情地打招呼,對他的稱呼也從“石書記”變成了“小石”。

從酷暑送水杯扇子到春節送春聯福字,從做好脫貧產業規劃到引導電商直播賣貨,從農田水利改造到三個院子建設……每一樁、每一件,都傾注了石永煊的心血和汗水。

投資170余萬元的AI智能燈杆建設項目,石永煊最上心。如今,項目已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石永煊介紹說,村裡敷設了光纖專線,建設安裝了38個照明燈杆,包括4個AI智能燈杆,上面安裝著小型太陽能板、無線WIFI發射器、360度無死角高清攝像頭、LED高純顯示屏,集照明、監控、網絡、宣傳等功能於一體。在村民活動廣場,村民張素彩和幾個姐妹們一邊跳著廣場舞一邊高興地說:“路平了,燈明了,手機也能免費上網了,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來越有滋有味啦!”

石永煊(左三)和村干部在商議村庄發展規劃。 姚友諒攝

“廣大村民請注意,麥收馬上開始了,請大家注意做好防火工作,禁止燃燒秸稈……”6月1日,艾村黨支部書記陳進俠在村委會辦公室裡,對著麥克風,喊著“大喇叭”。艾村原來的無線廣播系統,因年久失修已不能很好使用,影響了村務活動的開展。石永煊經過積極協調,籌集4.26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重建艾村無線廣播系統,將原來的定點式廣播升級為分布式廣播,8組32個“大喇叭”同步發聲,徹底解決了老舊廣播覆蓋率低的問題。

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石永煊利用國務院國資委撥付的27萬多元特殊黨費,購置了兩台大型拖拉機和旋耕機為村民提供耕田服務。“黨建‘鐵牛’進村來,脫貧致富勁頭足。”石永煊說,我們做到黨費購買、支部管理、黨員操作、盈利歸公、返還扶貧,不僅解決了全村三分之一土地農忙時節的使用,而且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還保証了扶貧屬性。

增加收入有“鐵牛”,方便出行有“公車”。石永煊籌集3萬元為村裡購買了一輛公益電動車,用於村干部因公外出以及群眾應急使用。前不久,在南宮市務工村民張學政的女兒不小心被狗抓傷。村干部陳存強接到張學政打來的電話后,開上“公車”載著張學政的女兒趕到縣醫院及時進行了治療。“村干部去鄉裡縣裡辦事用的著,村民有了急事緊事也用的著,可別小看了這輛電動車,用處大著哩!”陳存強說。

石永煊(左二)到童車玩具扶貧生產車間調研。 姚友諒攝

艾村,是中國淘寶村,幾乎家家戶戶做著童車玩具的生產或銷售。石永煊順應村情民意,謀劃實施了投資170萬元的艾村電商扶貧大院建設項目,大力推動電商產業發展。推行“家庭手工業+電商,脫貧致富奔小康”模式,引導16戶5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拋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主辦電商、為電商戶打工等方式摘下“貧困帽”。目前,全村僅剩1戶2人即將脫貧出列。

眼下,脫貧攻堅“大決戰”迫在眉睫。多少個深夜,石永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他的心裡無時無刻不記挂著村裡,記挂著那條正在修建的“黨建一條街”,記挂著那個唯一未脫貧的貧困戶孟令印,記挂著即將動工重建的艾村小學,記挂著開著直播賣童車的脫貧電商戶,記挂著村口那個亟待翻修的村名地標……(劉旭陽、姚友諒)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