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企業減負穩崗 幫居民提升技能

邯鄲復興區端牢百姓就業“飯碗”

2020年05月28日14:16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工作穩定了很多,收入也增加了,內心很滿足!”李夢琦是復興區康庄鄉於二庄村村民,原本擔心疫情會影響外出務工,沒想到借著邯鄲市瑞日增輝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吸納當地農民工就業的機會,她被招錄為會計,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在復興區,有3000余人和李夢琦一樣,疫情期間並沒有選擇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復興區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針對返崗、招聘、培訓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尋找破解之策。一系列保就業政策解除了勞動者的擔憂,為其牢牢守住了就業“飯碗”,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人心之穩。

據統計,截至4月底,復興區提供就業崗位達到3200個。

精准幫扶穩就業源頭 

5月20日,記者來到復興區綠色制造產業園。園區內企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每家企業員工人數不多,但生產線都達到了滿負荷生產。

“公司復工初期,很多外地工人無法到崗,多虧區裡相關部門及時把用工信息發布出去,幫我們招來了22名工人。”河北世軒科技有限公司總工康磊稱,所招員工都是附近村裡有技術、懂機械的村民,公司以師傅帶徒弟的培訓形式,讓新員工很快充實到了生產一線。

位於復興經濟開發區內的海爾日日順健康(邯鄲)產業園公司也新招了50名員工。據了解,這些全部來自本地的員工,有很大部分是疫情期間被其他企業裁員后再次實現就業。

保就業,前提是穩企業,保住市場主體,才能穩住就業源頭。

復興區先后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十條措施》《關於支持復興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八項措施》《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發展九項措施》等一系列文件,給予企業物流運費補助、員工交通餐費補助、貸款利息補助﹔疫情期間,轄區18家金融機構累計為轄區中小企業,發放、展期貸款或貼現累計達10.87億元,提高了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大力實施“援企穩崗補貼”政策,針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實施積極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增強企業穩定就業能力。目前,全區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21萬元,惠及職工1200多人。同時,還為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366余萬元。

通過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實招推出,讓企業穩住了發展之舵。

企業生產最主要的生產力就是人。對於企業用工短缺問題,復興區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建立企業用工清單、培訓清單。對轄區內復工復產企業逐家打電話了解企業缺工情況和企業有無培訓需求。

3月初,復興區一份17家企業缺工230人的信息清單羅列出來。很快,“復興區企業招聘群”“復興區就業創業工作群”“復興區人民政府網”“邯鄲市人力資源市場網”“河北省各市(縣)線上招聘專區”上就發布了用工信息。

同時,這些信息就出現在了社區居民群裡、張貼在了宣傳欄上、發放到了貧困戶手中。

不到一個月時間,230個崗位不僅全部招滿,且所招員工全部來自本地。

“對於保就業來說,如果穩就業源頭是‘經’的話,那麼信息對稱,讓老百姓及時獲取用工動態則就是‘緯’。在保就業的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下人, 不讓任何一個人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就是政府工作的目標。隻有織密經緯網,才能抓住工作中的各種變量,將工作做實做到位。”區委書記潘利軍如此解釋道。

點對點培訓讓上崗順暢

今年66歲的張建設和65歲的袁鳳英都是復興區百家街道轄區內的居民。年齡大、就業難使他們幾乎放棄了找工作的念想。

前不久,百家街道的“就業直通車”解決了他們的困境,兩人均實現就業。“是專業培訓,讓我們學會了技能,找到了合適的崗位。”

百家村街道辦事處主任牛雪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除卻做好防控的排查工作以外,辦事處還做了一項調查工作,對轄區內有就業意願的居民也進行了信息採集。梳理后發現,有300人有意願從事家政、廚藝、日間照料等工作。

根據居民的意願,百家街道“就業直通車”應運而生。牛雪解釋稱,“就業直通車”的工作就是請來專業人員,免費在社區廣場進行相關專業技能培訓。目前,課程已排至6月中旬,授課內容包括花道、烹飪、專業保潔、生活保健等。

據了解,張建設、袁鳳英實現就業,就是他們在接受了總計六個課時的培訓后,被物業公司吸納為門衛和保潔員。

記者從復興區人社局了解到,根據全區企業用工培訓需求和失業人員培訓需求,復興區組織實施了政府購買職業培訓服務招投標工作,最終6家培訓學校中標。而在去年,復興區僅有2家定點培訓機構。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培訓機構開設了中西式面包、美容美發、育嬰、保育員、創業培訓等多項課程。相比以往培訓學校少,專業少,現在可以做到同時開設不同專業的培訓班,幾百人同步學習的效果。

據了解,以前,隻有持有“就業創業登記証”的居民才可以參加培訓。今年復興區將政策放寬到了,隻需拿著身份証就可到校報名學習,免費接受職業培訓。

“復興區拿出300萬元,讓老百姓免費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就是要發揮職業培訓推動就業工作的作用,讓百姓順利上崗、順利轉崗。”區人社局局長王增軍表示。

政策盡享促就業脫貧

康庄鄉東店子村村民於晨軍、宋彩玲是一對夫妻。每日清晨,夫妻二人拿著掃帚將村裡的街道打掃得干干淨淨。

“得益於政府為貧困戶提供的公益性勞動崗位,我們才能干上這份工作,每月每人可領到600元。”曾是村裡貧困戶的夫妻倆,對保潔員的工作十分珍惜。

“現在我們全家不用交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還能免費體檢。兩個女兒上學還享受了兩免一補,我們家現在一年收入家庭年純收入26049元,光工資就能掙12500元……”宋彩玲開心地給記者算著收入賬。

記者了解,復興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共有187人,其中有110人在政府的幫扶下實現了就業,剩余的多為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等。

“對於那些出不去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為其安排扶貧公益性勞動崗位就是最好的就業方式。”目前,貧困勞動力中有20余人在公益性勞動崗位上就業。

復興區還積極落實省關於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對2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員工,按照政策享受期限延續至今年12月31日的待遇。

人力資源產業園實現對接通暢

5月21日上午,復興區人力資源產業園內,復興區就業局、小微產業園主要領導人與園內17家入駐企業負責人面對面坐在一起,就生產企業用人需求進行溝通。

據了解,這是復興區人力資源產業園自去年12月31日開建以來,首次舉辦的小型洽談會議。

會上,復興新經濟產業園新入住公司、復興經開區小微產業園企業200余人的用工需求一並在人力資源產業園企業中發布出去。目前,新經濟產業園中益德誠通過人力資源產業園內企業合作成功招聘9人。

當日,復興區2020年重點民營企業培訓班在復興區人力資源產業園正式開班。以《疫情下的企業如何轉換管理思維——加速企業成長》為內容的課程,讓企業家們打開了思路。

談起建設園區的初衷,區長李少鋒告訴記者,從淺層來講,園區將具有勞務派遣、技能培訓、第三方保險代理資質的多家業態人力資源產業企業集中在一起,可以為復興區企業多樣性的人力資源服務需求提供專業保障﹔通過網絡平台的搭建,又可以讓復興區乃至全市有就業需求的居民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崗位。“一個園區搭起了用工端與尋崗端的橋梁,優先保証了雙方需求。”

從深層次講,隨著園區建設的逐步完善,將政府職能、市場、服務機構、需求單位、人才之間打造成五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協同體,以立足復興、著眼邯鄲、輻射京津冀,達到共同助推產業培育轉型升級的發展模式,才是園區的“終極版”。

在園區記者看到,半開放式的綜合功能廳內,50個室內招聘活動區用格間斷開,區域內大屏幕上,用工信息可以滾動播放﹔可容納150人同時學習的培訓室和可容納20余人進行商務洽談的小型會議室一應俱全。

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園區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平台優勢,為企業和百姓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優質服務,從而推動復興區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加快全區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使之成為復興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統計,目前復興區城鎮登記失業率僅為0.16%,控制在市要求的2.5%以內。

潘利軍表示,保就業、增崗位,是區委區政府必須要托住托好的民生“底盤”。保就業根本靠發展,復興區在繼續落實並完善各類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增強企業創造就業的能力,穩定就業大局。(崔桂敏)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