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張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學高三一班的學生在上體育課。 張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學供圖
4月27日,暖風習習,陽光明媚。石家庄外國語教育集團操場上,嶄新的草坪迎來久違的小伙伴兒——當天,高三年級的學生開始了他們復課后的首次體育課。
雖然需要戴著口罩上課,但可以在戶外享受陽光、鍛煉身體,大家都有點興奮。可當聽說當天的體育課內容為廣播體操時,他們又為不能撒開歡兒跑一跑而感到失落,不過很快理解了學校的苦心:這是為了不聚集、盡量減少相互間的近距離接觸。
石家庄外國語教育集團公共資源部副主任時東良表示,盡管高三學生課業緊張,集團還是決定開好體育課,每班每周兩節體育課、每節課40分鐘保持不變,再輔以每天大課間的35分鐘鍛煉。同時,對體育課教學形式、內容等進行調整,如開展無器械教學,拉大學生的間隔,減少學生自由活動時間﹔以獨立學練為主,避免近距離肢體接觸的對抗性、合作類學練﹔取消高強度的訓練內容等。
4月23日,張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學高三年級復學的當天,高三一班的學生就上了首次體育課。據該校副校長李濤介紹,學校對體育課提了一些限制性要求,如每班上課不超40人,錯時上課、錯位下樓、間隔鍛煉等,內容上以冰雪體操、踢毽子等非聚集性體育活動為主。
如何既保障學生安全,又能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需求?時東良說,接下來的體育課教學,他們准備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做好銜接過渡,安排一些戶外低強度運動,幫助學生適應從室內鍛煉到戶外鍛煉的場景和內容變化﹔第二階段適當提高訓練強度,安排體育老師根據班級學生特點進行協調性、柔韌性等方面的訓練,通過俯臥撐、登山跑等原地訓練及短時間的跑跳練習等,增強學生體能﹔第三階段考慮到高考臨近,主要安排一些相對輕鬆、愉快的體育游戲類活動。
“復學后的體育課不管怎麼上,貴在堅持。”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馬劍說,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需要學校引導,也需要家校配合。學校體育教學要注意循序漸進,同時應繼續加強對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的指導。家長也應鼓勵並督促學生進行適度體育鍛煉,切實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記者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