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心。在樂亭,許許多多普通群眾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為抗擊疫情貢獻著力量。一個個凡人善舉,凝聚起樂亭緊緊依靠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居民正在領取酒精
80后中醫免費為市民贈酒精
“請大家戴好口罩領取,我們盡量保証大家都能領到……”2月3日,位於樂亭縣城的一家中醫診所外,不時有市民前來免費領取診所發放的醫用酒精。
據了解,這家診所的負責人王思佳是一位80后中醫,從2月3日起,他在診所門口貼出告示,每天會向市民免費贈送醫藥酒精300份,每人限量100毫升。
領完酒精的居民在登記填寫領取記錄
“雖然我不能親赴疫情嚴重地區,但可以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思佳坦言,自己是一名醫生,學醫的目的就是為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自從疫情發生后,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品的需求量大增,看到有人借機漲價,發國難財的行為,他非常氣憤和痛心,“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我做的雖然是一件小事,但盡一份力總是好的”。
“買不到酒精也買不到消毒液,正在我們發愁的時候,就看到王醫生在朋友圈發的免費贈送酒精的消息。”附近居民徐先生說,在這些物品短缺的時候,王思佳的做法解決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王思佳還心系家鄉父老,考慮到老家村民也可能遇到消毒用品短缺的情況,他特意托母親帶回了300多份醫用酒精給村民日常消毒用。據悉,除了贈送酒精外,王思佳還經常到社區、農村等地開展義診,幾年間接受他義診的人已超過千人。
打包裝好的部分酒精
村醫“夫婦檔”做好疫情“守門員”
2月5日一大早,大雪正酣。古河鄉大撈魚庄村醫張新勝囫圇吞了幾口早飯,便背起醫藥箱匆匆向村裡走去,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作為一名醫生,關鍵時刻必須沖在前邊。”張新勝說,守護村民的安全和健康是他的使命。監測本村流動人口體溫、宣傳普及防范知識、整理監測檔案以及村裡日常消毒等工作成了張新勝的日常。
診所門口
村裡有一戶去過武漢的人家,自居家隔離之日起,張新勝便一天兩次到家中為其測量體溫和觀察身體狀況,並反復叮囑他們各種注意事項。自從門口貼上了警示牌,這戶人家就成了村裡的“禁區”,張新勝就承擔起了“臨時管家”的角色,除了負責他們的身體狀況還要時常幫他們採購一些米面、蔬菜和生活用品。
據了解,張新勝的愛人也是一名村醫,和他做著一樣的工作,他們是夫妻也是戰友,早上出門半夜回家,從大年初一開始,張新勝夫婦兩人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爸爸媽媽在做‘大事’,我把家裡的‘小事’處理好,他們才能安心工作。”正在上高三的女兒在不耽誤學習的同時“承包”了家裡的大事小情。
“疫情一天不解除,我們就一天不撤退!”張新勝說,我們兩口子要做好村民健康的“守門員”。
黃新勇給村民發放口罩
好支書連夜為村民買口罩
“有貨了?好好好,我們這就去拿。”2月1日晚上10點40分,大相各庄鄉王潘各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黃新勇接到一個電話,便急匆匆出門去了。
黃新勇對這個時間點記得格外清楚。疫情爆發,醫用口罩在全國范圍內出現斷貨的局面。好多村民反映買不到口罩。為了幫村民解決問題,黃新勇找關系打聽渠道,又輾轉了周邊好幾個縣城都沒有買到口罩。“口罩問題不解決,我寢食難安!”正在此時,黃新勇接到了家住曹妃甸的表弟打來的電話,說他找到200個口罩。放下電話,黃新勇連夜出發奔赴曹妃甸,生怕一覺醒來這來之不易的口罩又沒了。
“我是村裡的‘當家人’,再難的問題我也得想辦法解決。”黃新勇說,非常時期口罩對村民來說就像是“護身符”一樣珍貴。目前,他已免費將這些口罩發給防疫一線的村民使用。據悉,黃新勇還向縣紅十字會捐款10000元用於支持縣裡的疫情防控。(侯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