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必戴N95?你離正確戴口罩就差這一步

2020年02月06日13:41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口罩必戴N95?你離正確戴口罩就差這一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口罩成為了被搶購的稀缺品,特別是N95口罩,簡直成了當前最搶手的防護用品。“出門必須戴口罩,口罩必戴N95”似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防范疫情,不僅要佩戴口罩,更要正確地佩戴口罩。但佩戴什麼樣的口罩要基於個人暴露於疾病的風險來考慮。不同情況下,需要佩戴的口罩是不一樣的。

  理性防護要做到,口罩適合最重要

  身體健康的普通人沒有必要把N95口罩作為標配,外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對於疑似患病或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員,不能佩戴帶有單向呼吸閥門的口罩,否則不能阻隔自身病毒向空氣中傳播。而對於處於高風險環境中的醫護人員,由於他們時刻與病患密切接觸,因此必須佩戴防護級別更高的醫用防護口罩。

  目前,我國醫用N95口罩的日均產能隻有60萬隻,而這是一線重症病房醫務人員迫切需要的基本防護。他們在為我們奮戰,讓我們也為他們做一點事,理性防護,把N95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他們。

  洗手是戴口罩前,必需的“預備動作”

  日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監測中,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這是廣州首次在外環境中發現。市疾控專家提醒,日常家居細節中,有許多可能造成病毒間接傳播的途徑,容易為人所忽略,如手機屏幕、電腦鍵盤、水龍頭等都需要日常清潔。

  與此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提醒公眾,戴口罩之前一定要洗手,做好手部衛生再戴口罩。從目前的情況分析,新型冠狀病毒除了通過呼吸道實現飛沫傳染之外,還可以通過接觸傳染。“病毒可以在我們日常碰觸的物體表面停留,如果我們的手碰觸過沾染了病毒的物體,再去摸鼻子、揉眼睛,很有可能通過粘膜感染病毒,這就是接觸傳播。所以洗手非常重要。”李太生介紹,在沒有條件洗手的情況下,用濃度為75%的酒精擦拭皮膚,是很有效的消毒方式。

  人少的公園、獨自駕車,未必要“全副武裝”

  在目前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公眾能有出門戴口罩的防護意識很好。但是不是邁出家門的那一刻就一定要“全副武裝”呢?李太生主任介紹,在開放的環境下,特別是像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這樣相對空曠、人員稀少的露天環境下,原則上不用戴口罩,大家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但是在人員相對多一些的場所,尤其是超市、商店這樣的室內場所,即使人少,也要戴口罩。

  此外,如私家車這樣相對私密的環境,在沒有搭載過疑似病毒感染者的情況下,一個人開車,也沒有必要一定佩戴口罩。

  同時,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公眾佩戴口罩指引”中也對不同場所匹配不同口罩做了“官宣”:

  室外環境 在建筑工地、野外郊游等室外環境工作或活動的人員,除職業防護外,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室外環境下需要戴口罩時,通常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家庭環境 家中無密切接觸者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家庭成員出現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工作環境 處於單人辦公環境下的工作人員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處於多人辦公環境下的工作人員,辦公環境寬鬆、通風良好,且彼此間確認健康狀況良好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環境或無法確定風險的環境下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其他場所 公眾處於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等密閉小環境時,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微波爐、蒸鍋加熱,這樣給口罩消毒不靠譜

  病毒怕熱,那我們能不能用微波爐、蒸鍋對用過的口罩進行加熱消毒呢?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網傳的各種“奇葩”消毒法不可取。因為無論是用微波爐、電烤箱還是蒸鍋加熱口罩,都會不同程度破壞口罩內部結構,口罩就不能再用了。

  一隻口罩的使用壽命有多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呼吸康復中心主任醫師王建軍介紹,N95口罩如果沒有污染,沒有沾染飛沫,沒有變形,口罩和面部貼合緊密,一般可以佩戴三天。但是如果接觸了新冠的病人,或者感覺佩戴時有呼吸困難需要及時丟棄﹔外科口罩及醫用口罩如無發熱或流涕、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口罩可以重復使用,但連續佩戴最好不超過4個小時。此外,污染或潮濕時需要隨時更換。

  此外,對於健康人群在正常活動時佩戴過的口罩,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超市買菜等日常活動佩戴的口罩,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概率很小,使用后不需要消毒,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而出現乏力、發熱等症狀的疑似病人戴過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廣州日報)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