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衰老進行時 抗病防衰抓3個年齡點

2020年01月14日15:28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人到中年衰老進行時 抗病防衰抓3個年齡點

  編者按: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的新研究顯示,人體衰老有3個變速檔,分別是34歲、60歲和78歲。美國斯坦福大學阿爾茨海默症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分析了4263名18∼95歲受試者的血漿數據,測定約3000種不同蛋白質的水平后發現,蛋白質水平總體保持相對穩定,但在上述三個年齡,多種蛋白質的讀數發生了很大變化。研究人員解釋,這些蛋白質水平的變化不僅是人體衰老的特征,更可能是衰老的原因。“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有望通過血液測試,以分子水平衡量人的衰老程度。”領導這項研究的托尼·維斯-科雷教授表示:“我們對年齡了解得越多,能干預的就越多。未來,我們有可能確切知道什麼飲食和行為習慣有助延壽,從而幫助人們避免罹患各種疾病。”雖然衰老不可避免,但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延緩它的進程?一起來看看。

  34歲,健康從巔峰轉向下坡

  人體衰老和疾病是細胞損傷或死亡引起的整體變化。早在1925年,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表示,青年人雖然正處於年富力強、身心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但人體內細胞數和細胞內的水分開始不斷減少,這是機體衰老的第一個轉折點。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原主任劉德泉提到,34歲左右的人群大多處於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身心健康,這些外部因素與研究中提到的體內蛋白質讀數驟變互為因果關系。

  專家認為,30多歲的人應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的健康狀況。30歲后,大腦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腦內神經細胞數量逐步減少,從而影響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人體肌肉量在25∼30歲達到峰值,而后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進而影響機體代謝速率,35歲左右,骨質開始流失。30歲開始,心臟的心室壁和心瓣膜會逐漸增厚,心臟傳導系統開始衰老。與此同時,肺活量也開始緩慢下降。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秘書長楊萍告訴記者,34歲左右的人群,因壓力、責任感的增加容易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劉德泉提醒,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一些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越來越多發生於中青年人群,同時,長期疲勞的狀態也增加了他們患慢性疲勞綜合征、肥胖症的風險。

  60歲,各項機能都步入老年

  60歲左右,人正處於更年期的末期,又面臨退休這一生活狀態的改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衰老速度加快。

  劉德泉表示,這個年齡段應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60歲左右,心臟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較20歲時減少30%~40%,心臟傳導系統持續衰老,易導致機體供血不足和代償失調等問題。消化方面,60歲左右,口腔、食道、胃腸功能逐漸衰退,胰腺由於脂質浸潤及腺體細胞的萎縮,導致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分泌減少和活性減退,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疾病風險隨之增大。內分泌系統衰老主要體現在各種激素水平及靶器官對它的敏感性上。《衰老》雜志發表的一項歷時十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T淋巴細胞總數不斷減少,免疫功能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

  在心理上,60歲左右的人群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和退休造成的社會職能改變,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也會加速衰老。楊萍還提到,超過半數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有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不安全感,從而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更易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78歲,系統、臟器快速衰老

  78歲左右,人體各項機能都進入快速衰老階段,神經、泌尿、呼吸、循環等各系統,以及認知和心理都出現明顯變化。

  神經系統方面,老年人腦細胞數量及突觸連接減少,腦血流量減小,導致記憶力下降、易疲勞、對外界反應遲鈍等問題。泌尿系統方面,腎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小,會導致腎功能減退。老年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尿頻、尿急、尿不盡感﹔老年女性因盆底括約肌鬆弛,多會出現尿失禁症狀。呼吸系統方面,老年人會出現呼吸肌力量減退、氣管鈣化等問題,導致氣道阻力增加、肺通氣及肺換氣功能減退。隨著纖毛運動減弱,老年人的排痰能力也逐漸下降。循環系統方面,78歲左右人群心室壁增厚,外周動脈硬化,更容易引起臟器缺血。

  這個階段的老人大腦功能衰退,認知功能退化非常明顯。2018年,一項在美國人口學會年會上公布的研究表明,大腦衰老從73歲起會有4年左右部分認知障礙期,隨后的一年半到兩年內就可能出現阿爾茨海默症或類似的認知障礙疾病。心理層面上,老年人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保守、多疑、急躁、自卑等性格障礙及空巢綜合征等心理問題。

  抗衰老最好的方式是:運動!

  發表於Aging Cell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是對抗衰老最好的選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評估了84名男性和41名女性騎行人士,他們的年齡在55∼79歲。如何定義他們是騎行人士?男性在6.5小時內可以騎行100公裡,女性在5.5小時內可以騎行60公裡。

  結果發現,比起那些不經常運動的人群,這些騎行人士肌肉含量和力量沒有隨衰老而丟失,身體脂肪和膽固醇水平沒有增加,而且免疫系統和年輕人一樣強健。

  不僅如此,騎行男性的睪酮水平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經常運動對免疫系統衰老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將運動分為四個基本類型:耐力運動、力量運動、平衡運動和靈活運動。他們建議不要局限於一種運動類型,混合運動不僅增強趣味還能減少受傷。

  耐力運動,又叫有氧運動,能增強呼吸和心率,有利於心臟、肺部、循環系統健康。增強耐力能使日常活動更加輕鬆。比如,健走或慢跑、跳舞等。

  力量運動,也叫阻力訓練,能增強肌肉,使你更強壯。比如,舉重、使用阻力帶、利用自重(引體向上)等。

  平衡運動能預防摔倒,一些下身力量訓練也能提高平衡性。比如,單腳站立、踮腳行走、太極等。

  靈活運動能伸展肌肉,有利於身體更柔軟而敏捷,使你在日常活動中更加行動自如。比如,小腿拉伸、瑜伽等。

  耐力訓練抗衰老效果好

  據美國《醫學快報》報道,德國萊比錫大學和薩爾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耐力訓練有助於抵抗衰老。

  研究人員選取了266名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他們平時都不怎麼參加體育運動。參試者被隨機分入耐力訓練(連續跑步)、高強度間歇式訓練(熱身后將快跑與慢跑交替進行4次,最后通過慢跑冷卻肢體)和力量訓練(在器械上做循環運動,動作包括體后屈、卷腹、坐姿下拉、坐姿劃船、坐姿小腿屈伸、前腿肌伸展、推胸和仰臥腿舉等)三組,以及一個不運動的對照組。前三組每周鍛煉3次,每次45分鐘,總共有124人堅持下來。

  在研究之初和最后一輪運動后,研究人員分別分析了參試者血液樣本中白細胞的端粒長度和端粒酶活性。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前三組參試者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長度都增加了,這對防止細胞衰老、提高細胞再生能力以及健康衰老都很重要。不過,與力量訓練組相比,其他兩組的端粒酶活性高了2~3倍,端粒長度也明顯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耐力訓練是促進健康衰老的重要機制,其中一種可能性是由於這種類型的運動影響血管中的一氧化氮水平,促使細胞發生積極的變化。此外,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耐力訓練能更好地模仿人類祖先旅行、搏斗等行為,涵蓋的范圍很廣,跑步、游泳、滑雪和騎車等都屬於耐力訓練。

  抗衰老常吃這十種食物

  豌豆。《英國醫學雜志》刊登的研究証明,豌豆有助於減緩細胞衰老進程。豆類中富含的纖維素和抗氧化劑是其抗衰益壽的關鍵。

  核桃。每周吃堅果(尤其是核桃)至少3次的參試者,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顯著降低,壽命延長2~3年。

  植物蛋白。大米和豆腐、蕎麥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質幾乎與等量肉類一樣多,而且還能補充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胡蘿卜。胡蘿卜中富含的類胡蘿卜素既可減緩衰老,又可保護肌膚,讓您充滿活力。

  沙丁魚。沙丁魚中富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和維生素B12,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

  螺螄。1份螺螄含鐵約4毫克,比紅肉還高。攝入足夠的鐵可預防貧血、延長壽命。

  椰子。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椰子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中鏈脂肪,常吃此類食物可防止DNA受損,減緩大腦衰老。

  紅薯。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紅薯含有大量花青素,可降低癌症風險。

  葡萄酒。美國《細胞代謝》雜志稱,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強抗衰物質白藜蘆醇。

  石榴。法國一項研究發現,石榴含有與抗衰有關的前體化合物,可通過腸道微生物轉化為具有抗衰老活性的尿石素A。

  專家還提醒,無論採取哪種飲食模式,要想健康長壽,飯吃7分飽也十分關鍵。“間歇式禁食”是世界上一些長壽地區居民的秘訣。(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