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河北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0年01月11日09:16  來源:河北新聞網
 
原標題:關於河北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

  關於河北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0年1月10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主席團第三次會議通過)

  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曉東

  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於河北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審查了2020年預算草案。財政經濟委員會在會前初步審查的基礎上,結合代表審議意見作了進一步審查。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19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風險挑戰,省人民政府在省委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六穩”方針,認真落實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批准的財政預算,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較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均超額完成預算目標,其中,一般公共預算在新增減稅降費799億元的情況下,收入同比增長6.5%。預算支出緊扣重大政策落實,重點支持“三件大事”、三大攻堅戰,積極推動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發揮了財政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導作用。同時,預算執行中的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稅收收入增速還將持續放緩,非稅收入空間收窄,穩定增收難度加大﹔還存在項目預算編制不科學、執行進度較慢、資金閑置沉澱和損失浪費問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有待加強﹔有些領域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不清,對下專項轉移支付比例偏高﹔部分縣區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壓力較大,風險防控任務較重。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預算報告和2020年預算草案,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九屆九次、十次全會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中央和省委重大政策落實提供了財政保障。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安排增長6.5%,統籌考慮了雄安新區大規模集中建設等利好因素和經濟下行壓力等負面影響,與“十三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支出預算安排緊扣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貫徹“以收定支”原則,優化支出結構,優先滿足民生領域剛性支出和推進高質量發展需求。總的看,2020年預算草案符合法律規定和我省實際,是可行的。建議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於河北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20年省本級預算草案。省財政部門根據本次會議批准預算的決議批復雄安新區本級預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做好財政預算工作意義重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

  一、努力實現財政收入平穩增長。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切實促進實體經濟釋放發展潛能,涵養擴大稅源。大力推進雄安新區大規模集中建設、冬奧項目和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積極推動“三區一基地”、自貿區、開發區加快發展,培育財政增長新動能。加強對重點地區和行業的收入組織調度工作,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積極盤活沉澱資金和存量資產,多渠道籌措資金彌補政策性減收缺口。

  二、著力推動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強化財政逆周期調節手段,保持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協調聯動。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堅決取消不必要的項目支出。集中財力重點保障辦好“三件大事”,打贏三大攻堅戰,著力支持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民生實事等。優化產業引導基金、各類獎補資金的使用,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落實好國家增發專項債券政策,精准聚焦重點傾斜領域和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債券資金支持,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等短板領域投入強度。

  三、切實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壓減政府一般性支出。加快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厘清財政共同事權邊界,充分激發基層財政活力。細化項目預算編制,優化資金撥付流程。硬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調整,確保預算規范執行。大力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完善部門績效預算單獨編制做法,嚴格預算執行過程績效監控,注重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銜接。加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點專項資金和屢審屢犯問題的審計監督,強化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

  四、有效防范財政運行風險。加大對財政困難較大的縣區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其財政可用財力,堅決兜牢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底線,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充分關注市縣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風險,用足用好國家財政金融政策,發揮好再融資專項債券作用,筑牢化解風險的防線。規范PPP運作模式,嚴禁超財力安排政府建設項目,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強化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監控,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增強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可持續性。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