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提案委員會
關於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2020年1月10日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共河北省委九屆九次、十次全會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及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通過提案積極建言獻策。
截至2020年1月9日18時,共收到提案721件。依據《提案工作條例》和《提案審查工作細則(草案)》,經審查,立案681件,並案30件,不予立案10件。在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531件,佔77.97%﹔集體提案150件,佔22.03%。總體看,委員質量意識普遍增強,提案提出更加鄭重,選題更加聚焦,調研更加扎實,建議更加具體,質量明顯提高,彰顯了履職盡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也有些提案過於宏觀、內容空泛、建議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在立案提案中,經濟建設方面的提案249件,佔立案總數的36.56%﹔政治建設方面的提案29件,佔4.26%﹔文化建設方面的提案116件,佔17.03%﹔社會建設方面的提案244件,佔35.83%﹔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提案43件,佔6.32%。反映比較集中的建議:
一是在著力辦好三件大事方面,主要有優化承接環境和承接條件,打造重點承接平台,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以創造“雄安質量”為目標,加快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步伐﹔扎實做好冬奧會籌辦工作,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等。
二是在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主要有穩妥做好金融、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健全完善脫貧防貧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大力推進污染防治,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等。
三是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擴大開放方面,主要有加快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河北建設﹔完善創新體系,著力加快創新驅動﹔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沿海地區以港口轉型大力發展沿海經濟﹔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等。
四是在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主要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增強政府管理服務的智慧性、全民性、親民性﹔暢通行業協會與政府溝通渠道,提升行政決策科學化水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加大精准服務力度,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強商會、企業、民辦學校等領域黨建工作﹔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強政協委員培訓,切實提高履職能力等。
五是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方面,主要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保護開發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加快文化旅游事業發展﹔完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導激勵機制,推出更多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城鄉公共文化體系等。
六是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要有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人民群眾﹔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抓緊抓實抓好老舊小區改造,為群眾營造良好人居環境等。
七是在加強生態建設和推動綠色發展方面,主要有進一步完善白洋澱流域生態治理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加強農村散煤燃燒治理﹔深入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治理等。
大會閉幕后,本次會議提案將由省政協辦公廳會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向各有關單位和部門交辦。對未予立案的,將積極同提案者協商,作為意見和建議轉有關部門參閱,或做進一步修改后重新提出。對會后收到的提案,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將及時審查,按規定程序做好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