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委員 記者 董琳燁攝
針對農民工工傷工亡救治難、獲賠難等問題,河北省政協委員、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副院長張志強建議,將農民工納入應急醫療救助、工傷救助和法律救助重點人群,對其發生工傷工亡進行相應救助。
“農民工是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高發群體,也是工傷保險漏保的主要群體。”張志強委員介紹,農民工大多在建筑、礦山等高風險行業工作,工傷事故較多,職業病群體規模較大,但農民工工傷參保率低,加之當前工傷保險認定處理程序復雜,管理不規范,以致農民工發生工傷工亡事故后得不到應有保障和相應賠償,這也容易產生糾紛,引發社會矛盾。
為此,張志強委員建議,應依法依規強制所有企業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為其繳納工傷保險,並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條例》,擴大工傷保險適用范圍,簡化工傷認定、鑒定和爭議處理程序,提高一次性工亡和傷殘補助金標准。建立完善醫療救助機制,應在政府醫療應急救助資金中列出專門的農民工工傷工亡救助基金,對無人承擔醫療費的工傷患者,納入應急救助范圍,對家庭困難的急重工傷患者和職業病患者,由紅十字機構募集醫療救助基金,給予一定救助。
張志強委員還建議,應健全相關法律和制度,政府要為工傷工亡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對不履行救治責任的用人單位依法給予懲處,並將其列入失信黑名單。對故意拖延工傷申報時間,或因農民工不懂維權而導致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法院應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判決用人單位賠償農民工應享受的工傷待遇。(記者張淑會、董琳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