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4日召開的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獲悉,河北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以來,人大代表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共提出建議1065件,其中會議期間1052件,閉會期間13件,建議數量為歷次會議最多。截至目前,所有建議均在規定時限答復完畢。
從辦理結果來看,代表建議全部或部分採納解決的佔59.3%﹔列入計劃解決的佔33.2%﹔因法律法規和政策限制未解決作出解釋說明的佔7.5%。從代表滿意度看,代表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比例為100%。
●緊扣大局 辦理成效顯著增強
“代表建議緊扣我省發展改革大局,建議內容質量逐步提升,辦理實效顯著增強。”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選任代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許多建議被承辦單位作為促進本系統工作的有利契機和推動力量,建議辦理成效正逐步被發揮到最大化。
在推動地方立法方面,圍繞代表關於加強“校園安全、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立法”的建議,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將制定《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列入年度立法計劃,河北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順利通過《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
圍繞代表關於“加強對優化法治環境執法督查工作”的建議,省人大常委會將“繼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等三項工作聯動監督”列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工作要點》和《河北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監督工作安排》,持續加大對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力度,不斷推進法治河北建設。
圍繞代表提出的“深度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降低民營經濟刑事責任風險”的建議,河北省法院出台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三合一”審判,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財產保全措施。
圍繞代表提出的“營造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議,全省檢察機關認真組織實施《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的違法行為,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和警示教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法治化水平。
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方面,河北省政務服務辦圍繞代表提出的建議,構建網上平台、實體大廳、管理機構“三位一體”的政務服務管理模式,進駐部門37個、進駐事項658項﹔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1.16%,全省統一政務服務移動端“冀時辦”實現APP及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全覆蓋,898項便民服務、電子卡証應用、辦事預約等事項實現隨時查、隨時約、隨時辦。
同時,在加強創新河北建設方面,代表建議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代表提出的有關“大數據、機器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的建議,組織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規劃以及生物經濟、數字經濟、創新能力建設等前期研究,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聚焦民生 建議得到有效回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圍繞代表普遍關心的教育、社保、醫療、養老、食品安全等熱點難點問題,有關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豐富和完善民生保障體系。
河北省人社廳穩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深化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河北省醫療保障局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加快推進省內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減輕群眾看病就醫“墊資”“跑腿”負擔。
河北省衛健委和省民政廳提高醫養結合服務水平,鼓勵發展居家養老,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
河北省教育廳大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工程,改革職業教育辦學體制,創新教育形式和培養機制,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將42萬家食品“三小”納入監管范圍,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准出准入銜接機制及校園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措施。(記者尹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