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遷安轉型記:從“鋼鐵之城”到“北方水城”》系列報道之三:

生態遷安正青春 水城大地舒畫卷

——遷安市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紀實

付兆颯 彭月娟 商立超
2022年01月08日17:10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這裡,是黃帝故都,底蘊深厚﹔這裡,是北方水城,生態綠城﹔這裡,是產業新城,品質靚城﹔這裡,是實力之城,幸福之城……這裡,就是中國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的一顆璀璨明珠——遷安。
    遷安,一座依礦而起,因鋼而興的典型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遷安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生態之城,昔日“鋼鐵之城”搖身變為美麗的“北方水城”,傳統印象中“鋼城”的“灰色記憶”也轉而被“水城”的“綠色風採”所代替。
    如今的遷安,正以嶄新的姿勢和萬物一起生長。近日,人民網走進遷安,去體驗這裡的產業美、生態美、園區美、企業美、城市美、鄉村美、社區美、生活美,為您帶來《遷安轉型記:從“鋼鐵之城”到“北方水城”》系列報道。

遷安市森林生態村庄。商立超攝

人民網石家庄1月8日電 綠水青山是這裡的城市名片,生態和諧是這裡的成長之路,這裡就是“北方水城、美麗遷安”。

那麼,如何捧好綠水青山“金飯碗”,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遷安市下了這樣一招“先手棋”: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展現城市形象的發力點,持之以恆治山、理水、潤城、興業、惠民。

近年來,該市深用綠水青山孕育金山銀山,用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先后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入選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單位,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蝶變、實現華麗轉身的綠色發展之路。

遷安市三裡河生態走廊綠道中的紅折紙。商立超攝

綜合治水 繪就水清岸綠新畫卷

在遷安市黃台湖風景區,湖面上成群結隊的數百隻赤麻鴨紛紛翔集,時而靜臥水面,時而追逐嬉戲,時而潛水覓食,真是起時翩躚舞、落時淡清波,姿態優雅而生動,為冬天的水城帶來了美麗的色彩和無限的生機。

現如今,遷安黃台湖萬傾水面碧波蕩漾,使得城市生態明顯改善,成就了遷安人民暢享自然、綠色生活的夢想。13.4公裡的三裡河生態走廊工程,更是成為了民眾休閑、養生養老的重要場所。

遷安堅持治水、興水並舉,做活“水文章”,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生態。

隻有清除老底子,才能繪就水清岸綠最美新畫卷。深諳這一道理,遷安市嚴格落實“水十條”和“河長制”,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深入開展河道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2平方公裡,清淤河道40.3公裡,全域劣五類水體和黑臭水體徹底消除,河道水系清出了底子、見到了本色。

清好了底子,遷安市又開始深化工程治理。據介紹,遷安市投資105億元實施了灤河綜合治理工程,根除了水患、調節了氣候、涵養了水源、保持了水土,造就了14平方公裡大湖美景,獲評“國家級重點水利風景區”。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遷安市投資6.5億元實施三裡河生態走廊工程,使得昔日的“龍須溝”變為今天的“民心河”,並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世界景觀獎”,周邊5400畝土地實現增值,取得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當前,該市正加速推進投資22.2億元的3大類、7項“全域治水、清水潤城”PPP工程,進一步貫通水系水網、繪就水清岸綠新畫卷。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遷安美如畫。遷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供圖

標本兼顧 打好生態發展攻堅戰

在天道倉儲物流港(遷安)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工程正加緊建設,1條主線與15條輔線全部鋪軌完成,並已具備通車條件,翻車機房已建設完成,儲物料庫主體已經建設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這個項目是我們緊跟發展步伐,著眼於生態環保開展的。”在項目建設現場,該公司副總經理王會勇介紹說,從公路到鐵路,採用電動清潔能源軌道運輸,不但減少了汽車排放的大量尾氣,而且緩解了交通壓力,節省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這是遷安市堅持標本兼顧、打好生態發展攻堅戰的一個方面。近年來,遷安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遷安,全力推進“公轉鐵”,投資21.95億元,接軌建設鐵路專用線5條,總鋪軌裡程41.86公裡,年可減少公路運輸87萬輛次,減排顆粒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近1萬噸﹔全力構筑貨運大通道,實施了7條重點道路的新改建和綠化提升,總長度66.7公裡,實現了運輸有專線、車行有其道。

同時,遷安市狠抓工程減排,2013以來,遷安市鋼鐵、焦化、電力、玻璃等重點行業企業累計投資163億元,首鋼遷鋼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首家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治理的鋼企,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6家。

精准治霾、源頭治污、標本兼顧、多管齊下……在這些年的不斷努力下,遷安市的大氣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據唐山市生態環境局遷安市分局副局長谷孝偉介紹說,2020年遷安PM2.5平均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刷新最低記錄,優良天數增加114天,創歷史新高。

遷安市西部森林生態綠道。遷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創新舉措 打造生態發展新地標

景觀河道、孤竹古堡、削山填坑、覆土還綠……這裡是金嶺礦山生態園,更是在萬畝廢棄礦山上奏響的綠色交響曲。據了解,金嶺礦山生態園作為遷安礦山生態產業的點睛之筆,借鑒加拿大布查特森林花園經驗,修復治理廢棄礦山1萬畝,打造世界級的礦山生態公園。鋼城的“廢棄礦山”“灰色記憶”,正迭代為水城的“金山銀山”“詩和遠方”。

眾所周知,遷安礦產資源豐富,經過多年開採,帶來了經濟財富,但也形成了15萬畝廢棄礦山的生態包袱。遷安市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堅持把礦山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已累計實施工程修復、地貌修復、生態修復近3萬畝。

在工作實踐中,遷安市圍繞“變廢為寶”,緊扣生態治理與產業融合的主線,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按照“宜農則農、宜材則材、宜游則游”的思路,啟動全域礦山綜合治理,編制《礦山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規劃(2020至2035年)》,與中國城鄉、北京金隅達成戰略合作,探索了礦山修復+現代農業、+綠色建材、+生態公園等特色模式。

其中,投資17.7億元的威盛固廢產業園,依托中科院工程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專家團隊,已獲得國家專利8項,年可處理各類尾礦固廢200多萬噸,逐步實現吃干榨淨﹔投資1.5億元的棒磨山鐵礦現代農庄項目,圍繞打造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竣工后將打造為高標准現代化農場、新增農業用地指標3000畝﹔投資6700萬元的利合農業耕養項目,利用廢棄礦坑養殖淡水魚,填補了全省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空白。

未來,遷安將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開辟生態惠民新路徑,讓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凱歌響徹“北方水城、美麗遷安”大地。

(責編:李哲、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生態遷安正青春 水城大地舒畫卷
  這裡,是黃帝故都,底蘊深厚﹔這裡,是北方水城,生態綠城﹔這裡,是產業新城,品質靚城﹔這裡,是實力之城,幸福之城……這裡,就是中國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的一顆璀璨明珠——遷安。遷安,一座依礦而起,因鋼而興的典型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遷安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生態之城,昔日“鋼鐵之城”搖身變為美麗的“北方水城”,傳統印象中“鋼城”的“灰色記憶”也轉而被“水城”的“綠色風採”所代替。如今的遷安,正以嶄新的姿勢和萬物一起生長。近日,人民網走進遷安,去體驗這裡的產業美、生態美、園區美、企業美、城市美、鄉村美、社區美、生活美,為您帶來《遷安轉型記:從“鋼鐵之城”到“北方水城”》系列報道。…
厚植沃土唱“興”歌 “水城”鄉村展新顏
  這裡,是黃帝故都,底蘊深厚﹔這裡,是北方水城,生態綠城﹔這裡,是產業新城,品質靚城﹔這裡,是實力之城,幸福之城……這裡,就是中國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的一顆璀璨明珠——遷安。遷安,一座依礦而起,因鋼而興的典型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遷安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生態之城,昔日“鋼鐵之城”搖身變為美麗的“北方水城”,傳統印象中“鋼城”的“灰色記憶”也轉而被“水城”的“綠色風採”所代替。如今的遷安,正以嶄新的姿勢和萬物一起生長。近日,人民網走進遷安,去體驗這裡的產業美、生態美、園區美、企業美、城市美、鄉村美、社區美、生活美,為您帶來《遷安轉型記:從“鋼鐵之城”到“北方水城”》系列報道。…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