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谈减负”专访

扎实推动企业减负 力促企业轻装前行

赵振川

2021年11月09日15:04  
 

近年来,衡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及衡水市工作安排,积极协调推进全市企业减负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减负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主体作用,通过宣传贯彻惠企政策、强化解决问题、加大帮扶力度、不断优化服务、深入开展清欠等具体工作举措,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努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多次在会议及不同场合强调,要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先后提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解要素瓶颈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最大程度让利于民、让利于企,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优质的发展环境。

完善体制。衡水市始终坚持强化减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及时调整优化减轻企业负担成员单位,每年制定减负工作要点,及时召开减负工作有关推进会议,理顺工作关系、畅通工作渠道,为开展企业减负工作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强化协同。市减轻企业负担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力推进各领域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每年工作要点均明确工作分工、划清具体职责,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事项。

扎实落实,全力推动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严格落实减负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减免涉企收费的各项政策精神,规范收费行为。组织财政、物价等部门重点对涉费的土地、人社、商务、市场监管、环保境保护等行业进行了政策宣讲和解读,推动各涉费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取消或暂停收费项目,规范自身收费行为,切实维护企业权益。

强化收费清单管理。进一步对市管收费单位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和规范,每年财政、发改(物价)等部门公开《衡水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衡水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将清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明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增加收费透明度,确保清单之外无收费。

加强涉企收费监督。市减负办设立了举报电话及电子邮箱,及时受理企业群众反映的企业负担问题。为推动企业减负政策的贯彻落实,组织发改(物价)等部门多次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同时,为方便企业政策咨询,价格举报中心专门设立了涉企收费举报“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涉企收费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切实做到受理迅速、处理恰当、回复及时。此外,为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体系,发改(物价)部门聘请了多为企业收费义务监督员,及时了解和跟踪企业缴费情况,为价格监管队伍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推动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落实。为有效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衡水市依据工信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文件精神,主动作为,创新性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解决了小微企业身份的明确和认定问题,打通了企业享受惠企政策的关节,推动了国家、省、市对小微企业优惠支持政策的落实,2015年以来,各县市区共为近3000家次小微企业进行划型认定,帮助企业享受支持政策。

着力政策宣传推送。一是转变方式。科学引导,推动由企业找政策向政府送政策转变,2020年衡水市制定印发《衡水市“政策找企业”服务市场主体十条措施》,通过列一张清单,打包推送政策;办一个栏目,电视媒体宣传;成一套机制,确保常态长效等实实在在的措施。同时,根据防疫和恢复生产需要,梳理了64项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2020年新出台的财税政策),印制明白纸、录制减税降费政策讲解和宣传视频,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讲。二是拓宽渠道。在印制发放《减税降费政策汇编》等纸质宣传资料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宣传,市工信局在门户网站“政策法规”栏目上传财政、税务、发改、商务、行政审批等多个部门政策文件,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批量推送。三是强化互动。衡水市分级建立规上企业服务群,市级组织170余家重点企业群、县级建立本地规上企业服务群,做到规上企业全覆盖,相关市直部门在线服务,实时发布解读惠企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

盯紧重点,大力推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偿

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清欠工作。2018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清欠工作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扎实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提高认识、扎实部署,坚决完成清欠工作任务,并密集召开专题调度会、推进会,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推动清偿进度。

强化工作协同,压实各级主体责任。一是及时成立清欠推进工作小组。成立了由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发改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衡水银保监分局等7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衡水市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推进小组,协同推进清欠工作。二是压实责任主体。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市级各有关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本地本部门清欠工作,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制定清欠方案,严格清欠台账管理。一是严密制定工作方案。在全面摸底排查和结合专项审计结果的基础上,逐年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工作责任,有序推动清欠工作。二是严格实行台账管理。建立全市清欠台账明细表,逐笔制定偿还计划和清偿时限,严格按照台账督促落实,并逐月及时将进展报送省减负办和国家清欠平台。

强化督促推动,全力加快账款清偿。一是专题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召开10余次专题调度会,推动落实国家和省清欠部署,对重点地区和部门强化要求。二是强化约谈。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时约谈落后拖欠主体,全力推动进度。三是逐月通报。每月对各县市区和市本级清欠进度情况进行通报,逐月提要求、析问题、推进度。四是及时督促。对拖欠主体进行“点对点”督办,逐笔推进。五是挂牌督办。市政府印发《衡水市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挂牌督办工作实施方案》(衡政字〔2020〕18号),对剩余500万以上无分歧账款拖欠主体进行挂牌督办,力促尽快清偿。

加强监督举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19年4月份,衡水市设立了清欠投诉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随时受理企业关于政府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拖欠账款问题的投诉事项,及时进行核实督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创新办法举措,力克工作重点难点。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及难点问题,衡水市及有关县市区积极作为,想法设法推动解决,依法依规保障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对于无法支付和被拖欠人失联情况,在司法局公证处设立提存账户,由司法部门按程序支付相关账款,依法依规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部门协同发力,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市减负办积极利用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宣传《政府投资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法律法规,推动有关政策贯彻落实。二是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完善财政措施支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合理安排跨年度项目预算、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等措施严格把关,从源头杜绝新增拖欠。三是市发改委研究制定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关于规范政府投资管理的意见》(衡政规〔2020〕2号),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推进资金统筹使用和项目科学决策、严格监管。四是市行政审批局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严防新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通知》(衡行审通〔2020〕35号),明确管理职责,逐项确认落实资金来源,把好项目审批关。五是市人社局(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和国企项目治欠保支工作的通知》《关于排查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夏季专项行动推进方案》等系列通知方案,严防拖欠农民工工资,协同联动推进清欠工作。

清欠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5.6亿元,无分歧账款提前完成国家和省“清零”要求,剩余账款均为进入破产程序和司法程序账款,依法依规解决。

下一步,衡水市将按照国家和省减负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减负工作,巩固清欠成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对减税降费政策、《政府投资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宣传,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二是强化举报监督,对经投诉举报拖欠账款,立即核实,对经核实确认拖欠账款,立即督办、限时清偿,对分歧明显的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对恶意拖欠情况严肃追责问责;三是严防新增拖欠,督促各相关部门继续贯彻防范拖欠工作机制,把好预算关、项目关,依法依规维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作者为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

来源:河北省工信厅

(责编:张晓博、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