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陽:莘橋武術鬧元宵 百年武藝傳承不衰【3】

“一聲鑼響祭兵器,二聲鑼響拜師傅,三聲鑼響擂戰鼓。”隨著手提銅鑼主持開場儀老師傅的喊聲,元宵節當天,在每年的例行開場儀式之后,河北省高陽縣莘橋村龍年武術鬧元宵表演活動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幾通鑼鼓之后,參加今天表演的隊員和現場觀眾的熱情也被調動起來。在鑼鼓镲子的配樂聲中,拳術、器械、對打依次登場,表演單人拳術和器械的隊員個個精神抖擻、身法靈活精湛、招式醇熟,大刀、長槍、三節棍在場內翻飛,一對一、多對一的對打緊張刺激,滿場刀光劍影,兵器碰撞聲扣人心弦。現場觀眾的喝彩聲不斷,紛紛拿出手機錄下精彩的表演,十裡八鄉的武術愛好者和該村的男女老少又享受了一場武術盛宴。
據了解,該村武術鬧元宵的傳統習俗已經延續100多年,中間少有間斷。在這100多年間,莘橋村武術種類不斷豐富,練習武術的人也不斷增多,目前該村會武術和學武術的達300余人。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常樂介紹,目前該村的武術項目有拳術和器械近百余種,而其中最叫絕的是該村俗稱的“武術串子”,也就是一對一、多對一的對打,這對學習表演這個武術項目的人員要求極高,不僅自己所用器械要練習得爐火純青,還要注意在打斗中默契的配合。“雖然我們平時也一起練習武術,但為了今天元宵節的武術匯演,我們從大年初三就開始一起練習,人人都很賣力,經過這十多天的磨合,今天大家的狀態都很好,基本沒有失誤。”
該村第一次參加表演的小朋友郭召棟今年6歲,去年暑假跟著村裡的師傅學了2個月的五步拳,然后自己在家經常利用空余時間練習。今天和哥哥姐姐們第一次上台表演一點也不怯場,一招一式也是有模有樣,表演的十分認真。“以后我一定好好跟著學習武術,要學更多的拳演給大家看。”
“自從第一代祖師在莘橋村傳習武術開始到現在已經傳至第11代,我是第8代。”常樂介紹,為了讓該村武術更好地傳承下去,該村每年的寒暑假,都會把村裡愛好武術的孩子們集中在一起,由村裡的師傅免費教授,孩子們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既能強身健體,也能將武術一代代傳承。
據悉,高陽素有“武術之鄉”的美譽,南路少林、北路武當等武術門派在該縣均有傳承,目前該縣主要流行拳種有高陽短拳、太極拳、翻子、戳腳、形意拳和長拳等,其中“高陽短拳”入列河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陽常氏太清拳”“高陽燕青拳”入列保定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甄亞軍)
來源:高陽縣委宣傳部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