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文旅交流中的河北聲音
周五17時40分下班,從北京市大興區出發,自駕前往河北省秦皇島市,21時許入住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酒店。周六前往阿那亞景區游玩,周日返程北京……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度過了這樣一個愉快的周末。
不只是李女士,到河北過周末,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北京市民游玩的首要選擇。2014年以來,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門深化交流協作,堅持統籌協調、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強化頂層設計,確立了文旅規劃、交通、標准、市場“四個一體化”目標。
秦皇島市阿那亞景區。 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供圖
簽署文化、演藝、群眾藝術、長城保護、人才交流等專項協議﹔建立旅行社、景區、圖書館、藝術職業教育、數字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等聯盟﹔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長城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召開2022京津冀文旅協同發展雲論壇。論壇中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八年多來,三地文旅聯動成果顯著。
共鳴·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冬至時節,金山嶺長城靜臥群山之中,藍天白雲下冬樹環繞,開闊壯觀,別有一番韻味。來自北京的攝影愛好者趙先生正漫步在長城上,晒著溫暖的陽光,將壯麗景色框進相機鏡頭中。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與北京市密雲區相鄰,距北京市區130公裡。“以金山嶺長城、喜峰口長城為依托,我們重點探索長城聯合包裝,推動長城國家公園建設。積極對接國內龍頭旅游企業,著力推進全國長城游覽整合包裝,共同塑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品牌。”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唐秋華表示,2023年力爭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金山嶺段全部15個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和花樓溝國際攝影藝術村中民俗展覽館、文化活動廣場、攝影研學基地等建設工作。
金山嶺長城冬景如畫。 郭中興攝
在全國率先編制出台省級建設保護規劃、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專項規劃,沿太行山和燕山確立“兩帶、四段、多點”的空間布局和展示體系﹔以山海關、金山嶺、大境門、崇禮四個重點區段先行先試、示范帶動,構建了“1+1+10”建設保護整體格局﹔突出長城文化內涵,精准謀劃形成42個項目、總投資額167.54億元的省級規劃重點項目庫……近年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有力有序推進長城河北段建設,把規劃建設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作為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爭取走在前列、形成示范。
長城文化,使京津冀一脈相通。今年7月,為建立京津冀長城保護利用信息共享機制,三地文物部門簽訂了《全面加強京津冀長城協同保護利用聯合協定》,共同促進京津冀長城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工作,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此刻,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角山長城腳下,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暫定名)建設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明年正式開館,這座按照綠色建筑最高等級建設的博物館正翹首迎接八方來客,靜待驚艷亮相。
共護·古老運河迎來世紀復蘇
從北京市通州古城乘船南下,4個小時后便可直達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河北人坐船去北京,北京人泛舟游河北”已成為現實。
據悉,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全長143公裡,流經廊坊21.7公裡,其中13.3公裡位於香河縣境內,上連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是連接沿線地區的重要文化長廊、經濟動脈與生態廊道,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紐帶作用。
行走在香河縣運河沿線,“文旅香河”處處凸顯運河元素。“把京哈高速香河北出口打造成為大運河精品旅游線路的最美入境門戶,向北連接蔣辛屯潮白河精品旅游片區,向南連接香河城區和以香河中心碼頭為核心的大運河文化旅游片區。”香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四級主任科員王建軍介紹。
今年10月,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武清區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主辦的2022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圓滿收官。本屆文化旅游交流季以“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運河故事”為目標,三地充分發揮協同聯動優勢,通過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不斷激發區域文化旅游創新創造活力,以文旅賦能共同富裕的精神內涵,助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協同發展。
北運河游船出港。 趙祥茹攝
同樣位於大運河之畔的滄州市正在建設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將成為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邯鄲以“運河古都名鎮之旅”為主線,開發運河歷史文化研學游、非遺美食游等特色運河主題旅游線路,讓運河文化遺產鮮活起來……
日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三地決定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共享·推動“旅游+”深度融合
在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鎮鮑子溝村,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爬滿了葡萄,綠色的馬奶、陽光玫瑰,紫色的玫瑰香,紅色的紅提和美人指,色彩斑斕,葡香四溢。
“鮑子溝村葡萄種植面積有2850畝,種植玫瑰香、巨峰、陽光玫瑰等30多個品種,年產量可達500萬公斤。”盧龍縣蛤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姜丙柱表示。
目前,鮑子溝村以食用葡萄種植、採摘為基礎,休閑旅游為特色,民俗文化和地域風情為內涵,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不斷吸引京津游客紛至沓來,形成了“葡萄+生態旅游”新業態,2022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近年來,秦皇島市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積極開發多元業態產品,大力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工業、康養等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初步形成了濱海度假、長城文化、山岳旅游、鄉村休閑、冰雪運動、溫泉康養、研學體驗、紅色旅游、海上運動、休閑漁業、游船觀光等四季產品體系,涌現出了首鋼賽車谷、阿那亞、蔚藍海岸、西港花園等一批新業態景區和特色街區,“文旅菜單”品類越來越多、成色越來越足。
秦皇島市首鋼賽車谷。 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供圖
“旅游+科普”“旅游+工業”“旅游+農業”……如今,河北不斷加強文旅產業領域合作,提升發展水平,優化產品供給,擴大投融資渠道﹔持續加強文旅市場協作和聯動,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旅游交通服務體系,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持續推進旅游試點示范區建設,加強文旅協同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
今年9月,2023版京津冀旅游一卡通正式發行,拿著這張小卡片,便能游覽京津冀三地180多家景區。多重紅利加持,給予了三地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契機,京津冀文旅協同發展進入全面對接、高效互利的新發展階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