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乐亭:“红色驿站”暖人心 补足志愿服务“最后一米”

2022年09月12日13:39 |
小字号

“自从村里建起了‘红色驿站’,群众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遇到大小难事有地方寻求帮助了,志愿者们也有办公和临时歇脚的地方,小小的驿站凝聚起浓浓的人情味。”河北省乐亭县在胡家坨镇大黑坨村,为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建立并打造了一个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为民纾困、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

红色驿站内设便民服务点,每天有志愿者值班为群众提供服务。韩雨宣摄

截至目前,在“红色驿站”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已有162人,占全村常住人口的13.3%。党员、志愿者们带头深入服务群众,积极活跃在文明创建、困难人群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一线。

红色驿站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服务平台、做优活动场所、整合阵地资源,聚集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文化活动、法律宣传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要载体,努力打造成党群工作的宣传站、帮扶解难的服务站、文娱科普的活动站、民情民意的气象站,让文明实践接地气、暖人心。

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文化,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红色驿站”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打造出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的“红色阵地”。

红色驿站探索”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韩雨宣摄

“红色驿站”坚持以公益性、互助性、激励性原则,探索实施“群众点单——志愿服务——驿站存单——积分兑换”的志愿者“时间银行”服务模式,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通过建立“时间银行”积分服务模式,量化志愿服务内容、服务时长,推行积分兑换服务或实物奖励,形成了“付出—积累—反馈”的良性循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促进志愿服务的“全民化”,更优化了志愿服务的资源配置,补足志愿服务“最后一米”。

“红色驿站”不仅仅是一座驿站,更是密切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党员、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宗旨,展现出百姓幸福、人民满意的乡村治理新图景。

来源:乐亭县委宣传部

(责编:张晓博、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太行山间的乡村蜕变与富民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河北有8个村入选。这些农村结合自身乡村资源禀赋,挖掘乡土产业、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创新各种业态,让休闲农业释放出更强的富民效应,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的美丽乡愁。 这些村子为什么能够上榜?在这一荣誉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善治密码”?近日,人民网走访调研这些美丽休闲乡村,推出《河北这八个村为何上了农业农村部的“红名单”》系列报道,带领大家共同领略这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邂逅现代版“归园田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河北有8个村入选。这些农村结合自身乡村资源禀赋,挖掘乡土产业、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创新各种业态,让休闲农业释放出更强的富民效应,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的美丽乡愁。 这些村子为什么能够上榜?在这一荣誉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善治密码”?近日,人民网走访调研这些美丽休闲乡村,推出《河北这八个村为何上了农业农村部的“红名单”》系列报道,带领大家共同领略这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推荐视频
  •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 常怀"赶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 探馆vlog:走进保定博物馆、美术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