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從“老工業基地”到“算力新引擎”:邢台算力產業借勢崛起

朱延生
2025年04月27日11:11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給人民網網友回信。這封回信,既見証著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傳遞著民生關懷,也勾勒出新一年的發展圖景。既是對一年來河北高質量發展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征程的鄭重承諾。

從倪岳峰書記的回信中,我們感受到河北全省上下將新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燕趙兒女匯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燕趙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展現勃勃生機。本網推出系列報道,深度解碼回信中提到的各項成績的背后故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匯聚更多共識。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在給人民網網友回信時透露,河北的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第一,這一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在河北全力發展算力產業的宏大布局中,邢台這座傳統工業城市正以其獨特的發展路徑,成為算力產業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為此,人民網專訪了邢台市委書記楊猛,深入探尋邢台算力產業的發展脈絡、獨特優勢以及未來規劃。

搶佔新賽道:算力產業成果初綻光芒

2月19日,位於邢台市高新區的太行智算中心成功點亮了2000P算力,計劃到5月底再新增3000P算力,屆時將形成冀中南地區首個5000P算力群。這標志著邢台在加快建設冀中南算力樞紐節點城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太行智算中心點亮儀式。郝德明攝

太行智算中心點亮儀式。郝德明攝

楊猛介紹:“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前瞻性戰略眼光和系統性謀劃布局下,我們搶抓‘數字河北’建設機遇,在冀中南地區率先布局了有著萬P級算力的太行智算中心。”

據了解,2024年9月,邢台與四川並濟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總投資50億元的太行智算中心項目。項目二期預計在年底前搭建完成10000P算力集群所需環境,全部建成后,將形成覆蓋京津冀的萬P級算力池,具備支持超100個AI大模型同時訓練的強大能力。不僅如此,它還可實現跨區域調度,並接入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有望建成長江以北最大的市場化AI算力樞紐節點。

“太行智算中心項目的穩步推進,為邢台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先發優勢,加快構建完整的算力產業生態。”楊猛表示。

同時,邢台市還成功入選全國“千兆城市”,獲評“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市”。在河北算力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邢台已經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基於此,邢台將為太行智算中心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建設邢台智算產業園,推動數字經濟創新創業和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構建“算力+數據+算法+應用”的全鏈條生態體系,實現AI賦能垂直行業,大幅提升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能力,打造冀中南地區數字產業基地。

多維賦能:獨特優勢鑄就發展底氣

邢台在發展算力產業的征程中,具備諸多優勢,這些優勢從不同維度為算力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從區位交通來看,邢台優勢得天獨厚。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中心地帶,位於中原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匯點,是京津冀城市群節點城市和冀中南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如今又被納入石家庄都市圈建設,多重戰略機遇疊加。同時,6條鐵路穿境而過,6條高速交織成網,與邢台褡褳機場構成了“東出西聯、南承北接”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了27分鐘到省會、89分鐘進首都、180分鐘出渤海,能夠通達全國各地,是全國運輸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

楊猛說:“邢台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使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為算力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也為人員和物資的流動,提供了便捷的物流和信息傳輸通道。”

在信息傳輸上,邢台同樣表現出色。與周邊主要城市的網絡平均時延低至5毫秒以內,與石家庄市數據雙向傳輸時間更是縮短至3毫秒。如此低的時延,為實時數據處理和算力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算力資源高效輻射周邊地區。

邢台智算產業園。謝攻攝

邢台智算產業園。謝攻攝

政策支持是邢台算力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邢台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明確將“加快邢台智算中心建設,組建大型算力集群,構建新一代算力網絡調度平台”列入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任務。2024年,《邢台市推進電子信息及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台﹔2025年,邢台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數實深度融合”列入全年重點任務。這些政策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在人才培養方面,邢台制定了《邢台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並充分利用本地職業教育基礎好、起步早、體系全、特色多的優勢,開展數字人才引、育、留、用等專項行動。邢台市數據局與邢台學院、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以及順德集團、邢襄集團等企業開展了政校企人才合作對接,構建起數字時代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已培養相關專業人才3000余人,人才儲備量在周邊城市中位居前列。

同時,邢台營造了濃厚的科研氛圍。通過大力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研發投入后補助等科技惠企政策,近三年舉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150余場,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3000余人次參與,研發經費增速、研發投入強度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協同共進:傳統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

邢台作為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這裡逐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兩個新興產業,以及以寧晉電線電纜、清河羊絨、沙河玻璃為代表的44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構建起具有邢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些豐富的產業形態,為算力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提供了大量應用場景,是邢台發展算力產業的獨特優勢。”楊猛說。

同時,這些傳統優勢產業,對AI算力有著巨大需求。邢台積極探索傳統產業與算力樞紐協同發展的模式,實現雙向賦能,形成良性循環。

“太行智算中心項目為邢台傳統企業提供高性能算力與AI賦能,助力企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全面提高生產水平和質效。”楊猛介紹。通過AI賦能和構建垂直大模型,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突破路徑。

另一方面,邢台的44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通過推動共享智造模式、深化應用場景融合等方式,為產業垂直大模型應用場景的建設落地提供高效支撐,形成了“算力支撐+產業升級”的協同效應。

目前,邢台在傳統產業與算力融合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部上雲,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61.4%,位居全省第1,生產設備數字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等6項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傳統產業如鋼鐵、裝備制造等行業智能化改造覆蓋率超60%,中鋼邢機、晶澳太陽能等企業通過AI技術提升效率40%以上。

“雖然邢台智算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在傳統產業與算力融合、共享智造模式創新發展等方面,已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示范性和競爭力。”楊猛表示。

未來,邢台將加快謀劃建設邢台智算產業園,持續補鏈延鏈強鏈,前瞻性布局優質人工智能產業項目,強化土地、電力等要素保障,謀劃推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自行車、新能源裝備等產業集群垂類大模型開發應用,實施一批智能裝備應用、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共享智造工廠建設等項目,打造人工智能專業化隊伍,把邢台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優勢轉化為人工智能發展優勢。

展望未來,楊猛滿懷信心:“邢台將堅定不移地走數字經濟發展之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算力產業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邢台特色的數字產業生態。我們相信,在算力產業的帶動下,邢台必將實現跨越趕超發展,在數字經濟時代書寫輝煌篇章。”

相關鏈接:

“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何以深入人心?

河北張家口: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激活數字經濟新引擎

河北就業圖景煥新:人口回流背后的“就業磁場”

河北算力產業崛起:數字經濟驅動經濟新版圖

問需問計問效 河北“網上群眾路線”走深走實

“小包裹”跑出加速度 河北快遞業為何高歌猛進?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