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兩會訪談欄目“對話地方領導”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的衡水篇章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長董曉航

人民網:2023年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地實施是全國各地共同的目標任務。但不同地區的不同發展實際,決定了不同地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路徑不同。對衡水而言,本地區的實際是什麼?如何把中國式現代化與本地實際相結合?
董曉航: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謀劃了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我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自覺把衡水工作放在全國全省大局中來審視、謀劃和推進,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作為河北省最年輕的設區市,衡水起步雖晚但是發展勢頭很好,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省委、省政府對衡水提出“四個闖出一條新路”“努力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爭先進位”要求,希望我們在全省發展中有更大的作為。去年,我市絕大多數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地區生產總值實現進位,爭取國家級試點21項,18項改革經驗獲國家或省推廣,全市上下干事創業的氛圍濃厚、加快發展的勁頭十足,我們有信心、有底氣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衡水貢獻。
我們立足衡水的發展實際,制定了18個行動方案,按照2023年、2025年和2027年三個節點,分別明確干什麼、誰來干、什麼時間干成,形成了施工圖、任務書,確保近期可操作、中遠期能見效。
今年從4個方面重點突破。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通過抓投資上項目做優存量、做大增量,通過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立縣興市、做強支撐,今年已集中開工重點項目108個、總投資311.65億元,力爭全年引進項目協議總投資額增長20%以上、達到1800億元。二是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初步構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最低、時限最短的“三最”營商環境基礎上,持續優化市場、政務、金融、法治、信用環境。三是以更大的力度建設現代農業強市、打造和美鄉村,特別是加快建設高品質果蔬產業示范區,按照“1+1+30”產業布局,重點實施基地建設、品質提升、科技助力、品牌塑造、園區培育、平台建設“六大工程”,推動果蔬產業專業化、連片化發展,以產業振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四是以更大的力度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鞏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加大衡水湖保護力度,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人民網:今年以來,各地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積極打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之前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到衡水調研時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上闖出一條新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請問董市長,衡水是如何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做到安心、放心?
董曉航:我們堅持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大力開展全面深化改革闖新路十大攻堅行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在河北省最少﹔准營許可辦理時限壓減了1/2以上,13個行業准入准營時間在全省最短﹔37項技術服務事項服務費用由“政府買單”,實現了企業開辦“零成本”,初步構建了全省審批事項最少、時間最短、費用最低的“三最”營商環境。
政策支持方面。相繼出台招商引資20條、開發區30條、產業人才14條等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百日會戰,深化“衡水學子回歸計劃”,推動招商引資、招才引資取得新成效。去年全市簽約項目個數和總投資額分別增長88.3%、44.6%,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增長32.6%、24.5%。
惠企服務方面。推出了設立“企業家日”、企業家早餐會、項目全程幫辦代辦、“12345+衡企通”熱線、政府陪行長走企業等一系列措施,去年退緩減免稅費62.1億元、惠及市場主體29.2萬戶次。全市市場主體從2017年的27.41萬戶增加到去年的46.67萬戶。
要素保障方面。在全省率先建成首貸服務平台,去年6月投用以來,已入駐43家金融機構,注冊13723家市場主體,實現信貸投放180.6億元。全面推行“標准地+承諾制”改革,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379個項目按這個模式快速推進。浙江聖奧集團北方總部項目從立項、審批、開工到一期廠房初具規模,全程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企業負責人專程發來視頻感謝信,點贊我市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釋放了優化營商環境不止步、服務各類企業再加力的鮮明信號。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對標深圳等先進地區,部署了“找差距、補短板、提位次”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制定了市場、政務、金融、法治、信用、創新生態6方面30條措施,推出了“就近跑一次”、“標准地+承諾制”2.0版、“帶電招商”等一系列新舉措,推動全市營商環境邁上新台階。
人民網:卡塔爾世界杯大家都知道,但有一點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那就是主場館盧塞爾體育場的頂棚裝飾是用的衡水安平絲網。近年來,以安平絲網等為代表的衡水市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迅速。請問董市長,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衡水市在發展縣域經濟、建設全國特色產業名城方面的經驗做法嗎?
董曉航:衡水經濟的主體是縣域特色產業,靠著一代代企業家深耕細分市場,形成了安平絲網、棗強皮毛、景縣鐵塔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單打冠軍”。省委、省政府對衡水的縣域經濟發展寄予厚望,岳峰書記要求我們在縣域經濟發展上闖出一條新路,正譜省長提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特色產業集群”的明確要求。我們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不斷深化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深入推進特色產業迭代升級,實施轉型升級、強鏈補鏈、龍頭培育、項目建設、開發區能級提升五大行動,加快打造一批千億級、超百億級和行業領先的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特色產業強市和全國特色產業名城。
一是鏈式布局集群發展,塑造產業新優勢。突出產業鏈缺失環節和關鍵節點,聘請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對17條產業鏈繪制“鏈譜”,制定產業鏈“鏈主”、重點項目、精准招商引資“三個一”清單,完善“兩圖兩庫N指數”,重點打造安平絲網、棗強復合材料等9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冀州醫療器械、武強樂器等5個市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產業鏈從“一”到“鏈”的突破和從“鏈”到“群”的提升。去年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2458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兩倍多,年均增長21.8%。
二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積蓄發展新動能。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激勵企業創新,享受政策戶數增長201%。以“工業大腦+智能工廠”為核心,推動兩化融合,打造具有衡水特色的“1+N+X”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組建安平絲網、武強西洋樂器、冀州康復輔具3個省級科技特派團,全面推行“揭榜挂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從2017年的193家、3882家增長到732家、8064家,培育了2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寶力公司是去年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奧冠電源晉級2022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實現了河北參賽歷史“零”的突破。
三是精准幫扶培育龍頭,提升核心競爭力。選取企業不好做、不能做的工作,幫助實施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高水平檢測認証機構“五個對接”,為企業構建全要素發展服務平台。建立雙線育龍機制,市級重點培育26家“大龍”,每個縣市區優選3家骨干企業培育“小龍”,一對一幫扶,加快形成“產業龍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優質企業雁陣集群。去年,我市8家企業躋身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行列。
今年,我們對標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現代化場景行動方案和“制造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深入開展特色產業強市建設行動,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著力打造立縣興市特色產業集群。2023年,力爭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2600億元,安平絲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率先突破1000億元。
人民網:衡水,因水而生、由水得名,有著“一湖九河”的水系格局,衡水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近年來,衡水的“綠色成績單”越來越亮眼。董市長,能給我們講一下衡水是如何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闖出一條生態環境保護新路的呢?未來又有何統籌安排?
董曉航:生態是衡水最大的優勢。我們始終認為,生態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前提,必須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守好生態環境底線。近年來,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綠水藍天,衡水的生態名片也在越擦越亮。
一是污染防治精准發力。大氣污染防治持續加力,緊盯“煤、企、塵、車”四大污染源,大力實施工業企業達標排放、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揚塵面源污染治理、產業集群升級改造、餐飲油煙整治、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消除等7個專項行動,市區連續6年執行長達6個月的公交車免費乘坐政策,連續第3年穩定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30位。扎實開展水污染治理,“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明確防治重點工作任務,開展重點河流綜合整治,13個國、省考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淨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固體廢物管理。
二是扎實推進生態修復。“節引調補蓄管”多管齊下,深層超採區地下水平均埋深回升幅度連續16個月居全省首位,去年連續4個季度全國排名第一。加強衡水湖保護,去年我們以《衡水湖保護和治理條例》正式施行為契機,實施鳥類棲息地保護、蘆葦退化區生態修復等工程,衡水湖水質保持在國家Ⅲ類標准,保護區內新監測到232個物種,鳥類增加至33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增加至21種,新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時隔十年再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卷羽鵜鶘,越冬的雁鴨多達上萬隻,形成壯觀的“鳥浪”景象。2022年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上,衡水湖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作了典型發言。
三是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創A行動,引導企業加大清潔化生產、能效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投入。全力創建衡水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投資17億元的4大片區、11個主要景點已建成對外開放,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區、新型旅游業態的試驗探索區,進一步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2023年,我市將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實施空氣質量鞏固提升、細顆粒物達標和重污染天氣消除、地表水環境治理、衡水湖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無廢城市”建設、人居環境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安全保障提升9項標志性行動,加快打造北方地區生態宜居的美麗湖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