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每個返鄉過年者,都是家鄉的安全守護人

為科學高效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推進農村地區疫情平穩壓峰過峰,1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發布致廣大農民朋友的倡議書。
倡議書指出,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廣大外出務工農民和大中專學生陸續返鄉,農村地區人員流動加大,新冠疫情傳播風險也隨之加大,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時候。特發出如下倡議:正確認識疫情、注意返鄉防護、保持衛生習慣、減少聚集活動、主動接種疫苗、關心身邊鄰居。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以此為標志,防控政策將迎來重大調整,公共生活也將掀開新的篇章。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春節日益臨近,無數人早已按捺不住返鄉過年的念頭,急欲返回闊別已久的家鄉,慰藉被疫情阻斷的親情。
目前,病毒本身的致病力明顯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回歸“乙類乙管”,既是精准防控的現實需要,也是動態調整防控政策的題中之義。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已經“全劇終”。無論“甲管”還是“乙管”,都要切實有效地“管”起來。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國鄉村人口約5.1億人,鄉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個百分點。據此計算,鄉村60歲以上老人約有1.2億,65歲以上老人約有9037萬。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醫療資源短板,老年人是易受病毒侵襲的高危人群,當返鄉高峰來臨,確保農村老人平穩度過病毒傳播高峰期任務艱巨。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返鄉高峰,以及由此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多地紛紛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旨在統籌城鄉醫療資源,補齊短板、優化服務、強化保障。在此基礎上,“疫情防控6點倡議”頗具針對性:正確認識疫情,才能注意返鄉防護、保持衛生習慣、減少聚集活動,主動接種疫苗、關心身邊鄰居,才能共同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之所以成為疫情防控的最大短板,不僅僅是因為醫療資源相對短缺,同時也因為不少農村老人的健康素養相對匱乏,信息渠道相對閉塞。時至今日,仍有不少農村老人對新冠病毒缺乏足夠了解,難免導致防控上的鬆懈,由此留下安全隱患。就此而言,返鄉過年的年輕人大有用武之地——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不僅應為長輩送上新年的祝福,而且應為他們普及科學的觀念,以此來補上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最大的短板。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空氣中日漸彌漫著“年”的味道,在向所有人致以祝福的同時,希望科學的健康理念能夠成為今年最火的“年貨”——在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同時,每個返鄉過年者都是家鄉的安全守護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秦皇島:向海圖強 國際一流旅游城市漸行漸近
- 思想之旗引領航向,新征程上開啟新篇。回眸2022,河北實干篤行,不負人民。奧運健兒在“雪如意”賽場一飛沖天,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見証奇跡﹔石家庄至北京實現了1小時通達,“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初步成型﹔數字經濟規模達1.39萬億元,科技強省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找准黨中央戰略部署與河北實際的結合點,1月3日起,人民日報客戶端河北頻道、人民網河北頻道共同推出“特別策劃·詞說燕趙——回眸2022系列報道”。報道針對河北十一地市及兩個省直管市,用一個關鍵詞盤點一地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亮點。 今天的報道關注秦皇島,關鍵詞為:國際一流旅游城市。…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