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
讓有限財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

“項目現實需求不迫切,預期效果不高”“申報預算缺乏標准,價格不合理”……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財政局會議室內,一場預算績效目標專家評審會的參會人員,正圍繞21個部門申報的2023年預算項目支出進行激烈討論。
2019年以來,廊坊大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3年來通過預算績效管理審減收回資金累計達69億多元,不僅緩解了財政緊張與資金沉澱並存的問題,還將有限財力集中用於全市大事要事和民生改善領域,讓每筆財政開支都能“花錢見效”。
“越是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越要分清輕重緩急,讓有限財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廊坊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振輝說。
過去,廊坊部分單位存在財政資金“重投入、輕管理、少問效”的問題。“改革前,財政管錢不管使用,部門管用不管效益,財政資金難以統籌優化,使用結果與部門職責、事業發展難以有效評估。”廊坊市財政局預算科科長劉海鵬說。
2019年3月,廊坊成為河北省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市。3年來,當地不斷加強制度頂層設計,出台了涵蓋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的19項制度辦法,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形成了“管理對象全方位、貫穿預算全過程、財政資金全覆蓋、績效管理全成本”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面對預算申報謀劃不細、預期效益不佳等問題,廊坊將績效目標指標和事前績效評估作為預算申報“雙要件”,既把好財政資金使用“頭道關”,又幫助部門提高項目謀劃能力﹔面對部分項目資金使用效益低,廊坊對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加強監管,促進部門務實高效履職、提高預算執行效率﹔面對預算績效評價事后為主、應用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廊坊建立評價任務清單和結果應用清單的“雙清單”制度。
廊坊通過開展預算績效目標審核和事前績效評估,3年來共審核評估預算項目1954個、預算88.4億元,審減低效無效預算51.3億元。與此同時,當地以績效管理聚財力,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審減全過程收回的69億多元資金全部用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一筆筆財政資金注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5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