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多舉措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

2022年12月02日08:4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北多舉措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

  發揮“頭雁效應” 完善法規制度 強化依法行政

河北多舉措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也是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持續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對於逐步提升河北自然資源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近來,省自然資源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對標對表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安排,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健全完善自然資源法規制度體系,深入推進自然資源管理改革,助推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扎實開展實踐探索,取得了積極進展。

  黨組高度重視,認真部署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工作

  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把法治建設作為推動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引擎,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准確把握新時代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新要求,把法治建設貫穿於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力推動河北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各項工作。

  聚焦全省自然資源年度工作任務,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開展法治機關建設活動,研究制定《關於加強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2022年法治工作要點》《法治機關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等,將法治機關建設專門列入“轉作風、強基礎、比擔當、爭一流”提質提效三年行動方案,全面加強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自然資源部予以充分肯定並轉發全國系統,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全流程納入法治軌道。

  發揮“頭雁效應”,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引導全廳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規范自然資源管理。建立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會前學法制度,堅持廳黨組集體學法帶頭述法,切實增強全廳干部職工法治觀念,筑牢法治建設“奠基石”,著力推動法治建廳、依法治廳,切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扎實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為建設“解放思想、奮發進取、開拓創新、事爭一流”的模范機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強化法治保障,積極完善自然資源法規制度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省自然資源廳強化法治保障,持續完善自然資源法規制度,筑穩自然資源管理“壓艙石”。該廳先后起草《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修正案)、《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辦法》(修訂草案)等一批法規、規章,同時,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開展《密雲水庫保護條例》《礦產資源法》等立法工作。

  圍繞提質提效,更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省自然資源廳建立完善紀檢監督、法治護航等20余項規章制度。立足“兩統一”職責定位,建立了土地、礦產、海洋、測繪地理信息、規劃和執法6大制度體系105項管理制度,其中,耕地佔補平衡全過程監管機制、新增違法佔用耕地與補充耕地指標挂鉤制度等15項創新性制度在全國推廣。

  聚焦法治惠企,持續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省自然資源廳深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行審批事項標准化,編制公開權責清單以及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清單,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清單之外無審批。他們主動公開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條件、辦理流程、申報要件、審批結果等信息,方便申請人查詢﹔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15個事項全部實現“省內通辦”和“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理率、全流程網辦率和電子印章備案率均達到100%。

  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用法治為“放管服”改革保駕護航。為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加快“多測合一”改革,推行工業用地“標准地”出讓、“交地即交証”“交房即交証”等改革措施,樹立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新標杆。

  著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管理效能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省自然資源廳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分門別類梳理研究自然資源工作法律法規,建立了一名法治人員加兩名專職律師,加土地、礦產、海洋、執法等處室的“1+2+N”法治護航制度,確保自然資源管理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堅持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省自然資源廳制定權責清單、政策清單、程序清單、基礎數據清單、風險隱患清單5個清單,從職責邊界、工作目標、工作標准、工作程序、工作效率、廉潔履職6個方面規范自然資源管理,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管理法治化水平。

  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省自然資源廳印發《行政許可及政府內部審批工作規范》《行政審批第三方后評估辦法(試行)》,對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結果送達與查詢等環節進行明確,確保依法高效審批。同時,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工作,省自然資源廳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持續開展“保投資、保項目、保發展”活動。京唐城際鐵路、北運河廊坊段通航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用地得到全面保障。771個省重點項目,已保障761個,保障率達98.70%。他們大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為“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奠定堅實基礎﹔大興國際機場、京張高鐵等一大批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用地得到保障。

  省自然資源廳還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制定《依法行政考核實施細則》,實行月考季評、量化打分,考核結果與干部使用挂鉤,督促法治機關建設與責任落實。構建自然資源系統法治建設評價體系,明確評價內容、標准和結果運用,以評促建,壓實主體責任,規范全省系統依法行政工作。特別是今年河北在全國系統率先開展法治機關建設活動,得到自然資源部充分肯定。

  嚴格執法監管,護航全省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

  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

  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人員執法素質,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行政執法人員積極參加法律法規培訓和執法証考試,做到持証上崗,文明執法。

  建立權責並重的執法制度,河北先后制定《土地礦產衛片執法工作規范》《土地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規范執法行為。同時,修訂《自然資源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和裁量基准》,制定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於處罰清單,讓行政執法相對人感受到執法溫度。

  建立新增違法用地與補充耕地指標挂鉤制度。印發《河北省違法違規佔用耕地與補充耕地指標挂鉤管理辦法(試行)》,河北在全國率先建立佔補平衡全過程監管機制、增違挂鉤制度,違法用地、非法用礦問題連年下降,自然資源管理秩序持續向好。同時,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配合省人大開展聯動監督,積極開展打擊非法採礦專項行動,組織做好清理規范違法違規佔用土地和礦山綜合治理發現問題整改。

  落實普法責任,增強人民群眾自然資源法治觀念

  深入學習宣傳法治精神。今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將《憲法》納入干部學法計劃,作為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員學習和“八五”普法重要內容。同時,扎實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研究制定《河北省自然資源廳2022年度學法計劃》《關於開展發揮“頭雁效應”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專項行動的通知》,切實發揮領導干部職工帶頭作用,機關17個處室局領導利用“一月一課大講堂”就土地、礦產、海洋、測繪等工作進行專題講座,有效提高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和水平。

  大力開展群眾性普法活動。印發《2022年度自然資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明確了自然資源法治宣傳重點,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全國海洋日和測繪法宣傳日等時機,開展法治宣傳活動5場。圍繞新修訂的《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省自然資源廳制定學習宣傳方案,開展十大亮點解讀,制作10集短視頻在各媒體播放,點擊量30余萬人次﹔結合民法典宣傳月,組織開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一系列民法典宣傳活動。近日在全省開展“法潤自然資源 共建美麗河北”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知識競答月活動,共計近1000萬人次參與。

  法治建設、久久為功。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貫徹落實法治政府要求,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圍繞省自然資源廳提質提效三年行動方案,以法治機關建設為抓手,抓基礎、強弱項,用法治護航全省自然資源管理,持續完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力量。(陳加平、張愛敏)

(責編:李哲、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