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強指導重服務 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秋播種足種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石家庄9月30日電 (楊文娟)金秋九月,天高氣爽。眼下,秋收在河北邯鄲即將全面展開。其實這幾天,邯鄲市廣平縣東張孟鎮九郎寨村村民蘇榮亮已經開始忙活,起早貪黑勞作在田間,收獲著喜悅。
“今年玉米長勢喜人,畝產能達到1700斤左右,想著在家中晾干存儲,等來年再賣個好價錢。”蘇榮亮一邊說著一邊將金燦燦的玉米裝進編織袋,搬運到三馬車上。據了解,蘇榮亮今年要收50畝玉米,目前已收了一半,再有一天時間就能全部完成。
“我市10月1日玉米將開始大面積收獲,10月7日開始小麥陸續播種,10月25日秋收、秋播工作基本結束。”據邯鄲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白長俊介紹,今年邯鄲秋糧種植面積648萬畝,其中玉米面積587.6萬畝,預計機收面積547萬畝左右。“我們前期積極做好了各項准備,在加強服務的基礎上,落實層層包聯機制,組織科技專員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精准指導,同時全力做好農機作業機收准備,一方面對農機進行檢修、保養與調試,另一方面對農機手進行安全生產作業培訓,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要不是專家來,我早打算收割了!專家說如果我提前收割,每畝會少收15—20斤玉米,算下來400畝玉米會少收8000斤哩!”回想起幾天前縣裡農技專家在地頭指導他晚收玉米,邯鄲市邱縣香城固鎮馬蘭村玉米種植大戶武殿臣滿心感激。
連日來,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派出20多個“專家小分隊”,走進全縣 217個村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玉米長勢,針對性地指導農戶科學收獲玉米。
在邯鄲市邱縣梁二庄鎮西梁二庄村玉米田地,農業技術員向村民們講解收割注意事項。孫海峰攝
這廂專家忙著指導,那廂農機服務送上門。在臨漳縣章裡集鎮黃辛庄村,縣“農機檢修小分隊”來到種糧大戶楊旭亮家中,上門免費提供檢修農機服務。
“這玉米馬上要開始大面積收割了,這幾天正忙著找人檢修農機,沒想到咱縣裡的農技人員來了,幫了我一個大忙。”楊旭亮欣喜地說,他家今年種了2900多畝玉米,已提前聯系多台玉米收獲機,再加上自己的6台播種機和10輛拖拉機,“今年秋收應該沒啥問題!”
農民為秋收時刻准備著,農機手們也沒閑著。日前,在魏縣雙井鎮凱蒂大酒店會議室,80多名農機手接受了一場農業全程機械化培訓,河北工程大學專家從機收、播種、安全等方面為大家進行了宣講,為秋收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據悉,邯鄲還積極協調落實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的作業任務,簽訂作業合同,以保障全市玉米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各類農機具有序高效地投入機收機播作業,預計全市將投入農業機械18.5萬台(套)。
一面做好秋收准備,一面著手抓好秋播指導。
據了解,目前邯鄲已將冬小麥播種任務層層分解,全市確保播種面積不低於上年。“預計全市小麥播種面積529萬畝以上,為打好高質量播種基礎,我市通過政策明白紙、微信公眾號、手機短視頻等方式,引導農民群眾採取適期晚播配套技術措施,科學選擇適合本地的高產節水、優質專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大力推廣高產、節水小麥品種‘馬蘭一號’。”白長俊說。
同時,為確保種足種好今秋小麥,邯鄲市提前做好了秋冬種所需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儲備、調運工作,滿足秋播需要,並針對28.25萬畝旱作雨養種植地塊,積極發展旱作小麥,確保小麥面積與上年相比不減少。另外,針對可能出現的秋季持續降雨,邯鄲制定了搶收搶種農機作業工作預案,加強農機具檢修、調運和購置,確保一旦有自然災害,秋收秋播能順利開展。
其中,大名縣農業農村局提早下手,通過開展農業科技入戶活動,安排8個技術小組,分別對各分包鄉鎮的農業問題進行指導,做到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採用測土配方施肥、小麥種子包衣、玉米秸稈還田地塊增施腐熟劑等綠色生產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確保先進適用技術全面普及,提高種麥科技含量。
此外,邯鄲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對低風險區落實常態化防控要求,引導本地機手和跨區機手開展機收作業。對中高風險區,主要發揮當地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和農機合作社作用,開展代收代種社會化服務等。在不影響小麥播種的前提下,待中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后,引導本地機手和跨區機手開展機收作業,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秋播應播盡播、種足種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