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縣:探索“多條腿走路”模式 推動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
人民網石家庄4月14日電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一條腿”走路不夠穩,也快不了。近年來,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抓手,河北省磁縣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多條腿走路”模式,以黨建引領破解集體經濟發展“短板”,以拓展增收途徑、支持產業發展為手段,不斷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持續壯大。
集體領辦土地流轉 引領新航向
“以前自己種地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現在把土地流轉種生姜,不僅有租金,又能掙工資,還不耽誤照顧家,比起自己種地劃算多了。”眼下,正是春耕的好時節,磁縣時村營鄉小盆溝村農民張新風正在新型設施生姜大棚裡勞作。
據了解,近年來,小盆溝村“兩委”干部積極流轉土地,籌集資金,用於發展生姜芋頭特色產業,2021年種植生姜芋頭60畝,為集體增加經濟收入25萬余元。
磁縣北賈璧鄉發揚“靠山吃山”優勢種植花椒。 杜柏樺攝
同樣,磁縣的北賈璧鄉發揚“靠山吃山”優勢,大力發展花椒、柿子、核桃等耐旱林果產業,全鄉種植花椒1萬余畝,年產花椒50余萬斤。觀台鎮則把發展林果產業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全鎮14個村大力發展林果特色種植,種植經濟林、觀賞林4000余畝,建立了“林果+養殖+中草藥”發展模式,全鎮1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
這些都是磁縣黨建引領的結果,該縣通過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將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合作抱團發展優勢、群眾致富願望有機結合,不斷拓寬增收致富的渠道,引領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航向。
旅游拉動轉化發展 找准新路子
“我們通過土地流轉,引導村民入股參與景區運營,並扶植村民開辦農家樂、興辦合作社等方式,讓沉寂多年的小山村,搭著旅游發展的‘順風車’活了起來。”磁縣陶泉鄉花駝村村支書郭書成說道。
磁縣花駝村地處太行深山,以前這個村子因為地處西部山區,偏僻發展緩慢。6年前,花駝村納入天保寨景區統一規劃,以天保寨為代表的風景區已成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地。山常青水自流,曾經的荒山荒溝正在變成具有生態涵養功能的綠水青山,也成為助力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金山銀山。
磁縣天保寨景區風景美如畫。 磁縣宣傳部供圖
這幾年,磁縣充分挖掘產業、民俗、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對於缺乏資源、人才和項目的村庄,採取“借雞生蛋”的辦法,通過入股、合營等模式,每年從企業獲得分紅收益,依靠旅游資源優勢發展休閑旅游業,蹚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增收的新路子,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除了花駝村,磁縣陶泉鄉的申家溝村和西韓溝村以集體資金入股河北申美集團,借助集團發展平台,每年為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余元﹔講武城鎮北白道村把財政幫扶資金入股邯鄲陽光面業公司,每年可領取紅利6萬余元。
另外,陶泉鄉的北王庄村“兩委”干部利用磁縣第一高峰——爐峰山的影響力,把爐峰山風景區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區,每年僅爐峰山景區門票收入就達10萬元以上。現在,磁縣越來越多的村走上了發展休閑旅游型經濟的道路。
產業帶動發展特色 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電商成了鄉村振興的一把新的‘金鑰匙’。我們村實行電商、種植、養殖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實現了鄉村振興的自我發展。”上寨村村支書張曉敏表示,該村創新了“電商平台+現代養殖+特色種植”多種經營發展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走進位於磁縣白土鎮上寨村的河北慈興電商孵化有限公司,員工們正在手點鼠標、眼盯屏幕,把一件件電器、服裝、飾品等中國產品送出國門,銷往世界各地。
同時,該村在生豬養殖方面,成立了河北慈興俊良養殖有限公司,將本地原有的養豬場進行收購入股,並擴建養殖場房,養殖生豬2000余頭,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積極流轉土地,發展生姜特色種植20余畝,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磁縣時村營鄉生姜種植基地。 磁縣宣傳部供圖
張曉敏表示,上寨村因地制宜採取多種經營發展模式,村年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以上,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讓村集體經濟“活”了起來。
據了解,磁縣大力進行產業化調整,以“主導產業+農戶”形式,從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入手,加快發展適合本村特色的優勢產業,以農戶庭院經濟破題,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產品檔次,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為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注入了新動能。
統計顯示,2021年磁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4281.26萬元,26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消薄”率達到100%。其中,年收入10萬以上的村91個,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村34個,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18個,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村4個。
目前,磁縣正在逐步形成“以點連線、以線帶面、輻射全縣”的鄉村振興新格局,這將全面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助推鄉村振興闊步邁上新征程。(楊文娟、崔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