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對鍵接單 點對點運達 河北徐水大棚果蔬產銷旺
2022年04月14日16:21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4月14日上午,河北保定市徐水區東黑山村公路邊,果農賈小盟將200公斤草莓裝上雄安新區來的貨車。“清晨五點開始採摘,按訂單天天發,保定市區的300公斤果兒下午四點來車拉。”沒有中間環節,地頭每公斤18元的批發價格令賈小盟很是欣喜。
農民正在裝箱准備外運。 劉柯旋攝
棚內秧苗茂盛蔥綠,紅彤彤的草莓挂在枝葉間,在陽光下透出勃勃生機。地壟間,8名本村婦女正在彎腰忙碌。公路上貨車來往穿梭,賈小盟的微信不時鳴響,他一邊回復要貨信息,一邊把大棚裡的紅火景象發到“朋友圈”。
菜農採收西紅柿。 劉瑞雪攝
疫情防控期間,採摘游客、散商小販少了。隨著網絡直播、短視頻的火爆,雄安新區、保定市及河北新發地市場客商與種植戶的線上交易“熱”起來。根據下果量,每天貨車開到大棚邊收草莓、蔬菜。健康碼、行程碼齊全,人體測溫、車輛消毒細致,農戶們在地頭交易省心、省力又安全。
“目前已是棚室果蔬盛產期,沒有積壓,畝收入可達五六萬元。”據徐水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當地土壤水質良好,交通便利,棚室草莓、西紅柿、油桃、西瓜等種植面積7.1萬畝,周年生產,是京津地區綠色果蔬供應基地,促進了農民增收,也滿足了多樣化、多層次的城鄉消費需求。
菜農正在收獲大棚甘藍。 劉柯旋攝
百姓廣受益,村裡沒閑人,果蔬種植帶來小康生活。徐水區在保障糧食生產前提下,科學引導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引進新優品種和先進技術,推廣標准化種植,開展網上營銷培訓。疫情期間,依靠網絡、社區服務組織,草莓、蔬菜從地頭到超市、樓院全部順利售出。(劉柯旋、蘇曉柳)
(責編:李哲、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