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冰雪五環”音樂作者——
河北驕傲|唐山籍作曲家董剛:在沉澱歷史中期待未來

董剛(左一)在冬奧會前參與開幕式音樂錄制。 受訪者本人供圖
人民網石家庄2月15日電 在浪漫而恢宏的音樂中,一滴中國水墨暈染開來,幻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鋪滿全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奧運“冰雪五環”的精彩畫面和時長4分40秒的音樂深深感染了觀眾。而這段音樂的作曲者和編曲者,則是唐山籍青年作曲家董剛。
“這是對自己的挑戰。”談起這段創作經歷,董剛如是說。2021年7月,董剛和另外幾位作曲家接到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創作音樂的邀請。“當時我也猶豫,因為要和多位業內大咖比拼,最終隻留一人,其余的人都會被淘汰。”面對激烈的競爭,董剛心裡也沒底,但是決心一試。
在第一次創意會上,冬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向幾位作曲家闡述了“冰雪五環”的流程框架和希望達到的效果,並要求他們在15天內,每人展示出自己的創作成果。
導演希望給觀眾的直觀感受是在當下憧憬未來,呈現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動感的狀態。“這體現在音樂語言上,就是既要在歷史的沉澱中濃縮中國情懷和文化底蘊,又要有未來可期的欣喜。”董剛說。
創作中,董剛牢牢把握“未來”這一關鍵詞,在樂曲中融入了大量的電子元素,並以管弦樂和鋼琴等樂器作為主導,“希望讓觀眾聽到的未來不是天馬行空般的虛幻,而是像水浪一樣從腳下一層層蕩漾開,可以投身徜徉其中。”
董剛工作照。 受訪者本人供圖
具體到這段音樂作品,則可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董剛都為其注入了不同的“血液”——
水墨黃河部分:氣勢磅礡的滾滾波濤中,孕育著對未來的希望。董剛認為,這一段是國魂的重要體現,故使用古箏刮奏與合唱管弦樂結合,表現滔滔河水的流動,層層遞進。
冰立方部分:隨著一座透明的冰立方凝結成形,激光雕刻了歷屆冬奧會主辦國家的名稱。董剛表示,這一部分的創作思維是既要神秘又要賦有運動精神,因此他用強烈的電子音樂和鋼琴主旋律來表現。
冰雪五環部分:隨后冰雪消融,冰雕奧運五環“破冰”而出,寓意打破隔閡。董剛認為這是整首音樂的高潮,所以用更多樂器的融入寓意全世界人民的大融合。
最初,董剛創作出的曲子長達7分鐘,后因舞台、視頻技術改進等因素,逐步縮減到4分40秒左右。他說,直到最后一刻曲子都有可能會修改,視頻每縮短1秒,他就要耗費幾個小時去調整音樂。
觀眾欣賞到的是一首完整的音樂,但對於董剛來說,是幾十層甚至上百層分軌的不斷調整,次數早已記不清,隻為精益求精。在開幕式當天音樂響起時,他反而心情格外平靜,“因為把最激情的狀態都留在了打磨階段。”
開幕式結束后,董剛回到了承載他童年記憶的家鄉唐山,和父母家人一起過年。提到和音樂結緣,董剛回憶說道,最早是5歲起,就和當音樂教師的父親學習手風琴。后來,他又考入天津音樂學院,期間研習作曲並學習了鋼琴、雙排鍵等樂器的演奏。“能在冬奧會上留下自己的音樂作品,我感到特別自豪,這是給家鄉的一個交代,也是給全世界人民的祝福。”董剛說。(付兆颯、張曉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