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多項工作河北省第一!邯鄲市復興區:全面建設現代化生態新城

楊文娟
2022年01月15日14:05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園博園美景。 復興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回首2021年,對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來說,是滿載收獲的一年。在疫情與汛情的雙重考驗下,全區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0億元,增長6.5%﹔年度優良天數增幅全省第一﹔成功列入全國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全省唯一﹔在全省“我為群眾辦實事”老舊小區改造主題擂台賽中一舉奪魁……從經濟發展到生態環境再到社會民生,生態新城畫卷筆筆精彩。

“2021年,對我們來說,是激情滿懷、砥礪前行、收獲滿滿的一年。”復興區發改局黨組書記王子明表示,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生態立本、產業筑基、創新賦能、文化鑄魂”發展戰略,堅持“一帶支撐、兩核驅動、三新共生、四城同建”,全面提升區位中心度、城區首位度,“辦實事、抓落實”在全區蔚然成風,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就,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發展為要

結構調整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復興·1957藝術街區亮化美景。 趙彬攝

2021年12月29日,德豐園馬術俱樂部項目在邯鄲復興區德豐農業生態園舉行開工儀式。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邯鄲市乃至中原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務最好的戶外馬術俱樂部。從簽約到落地,這個項目僅用了27天時間,而這背后是復興區委、區政府緊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我們復興區構建了一個指揮部、兩個領導小組、五大產業推進組、兩個駐外招商辦以及全區所有部門組成的‘125+2+N’的組織架構。”據復興區商務局局長房忠玉介紹,在招商過程中實行“周調度、月過堂”,晒成績、排位次、定獎懲。項目簽約后推廣全程代辦機制,壓減審批時限,提供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建立營商環境工作檔案,開通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服務“復興號”,多種渠道受理企業和群眾舉報,全面創優發展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

圍繞建設邯鄲市西部生態新城這一目標,復興區打造五大發展產業領域,分別是高端裝備制造發展產業領域、現代汽貿產業發展領域、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領域、新經濟和市場主體產業發展領域、文旅和生態發展領域。

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綠色轉型,作為老工業區的復興區堅決去、主動轉,使原本的工業廢棄地,變為如今的大花園。佔地105畝的復興·1957藝術街區,曾經是一座鋼花四濺的工廠,在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后轉型升級,轉身變成了一個工業風、文藝范的藝術街區。

“我們打造的復興·1957藝術街區是在原有生態景觀、歷史建筑、工業遺存基礎上,將鋼鐵文化與現代文娛產業相結合,從而實現變廢為寶。”1957藝術街區負責人田永輝說,現在街區內已經有8家文創類公司開始營利了。未來,復興·1957藝術街區將被打造成河北省首家集文藝創作、文藝表演、特色旅游為一體的高品質藝術街區,同時,它也將成為邯鄲版的“798”和特色鋼鐵藝術網紅打卡地。

據統計,復興區2021年全年對接項目160余個,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8個,安排實施重點項目60個。2020年以來,復興區深入開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復興發展朝著質量更高、結構更優、效率更快、動力更強的方向邁進。2021年,該區經濟運行穩定提升、持續向好,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0億元,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3億元,增長12%。

民生為本

省市區民生工程任務高標准完成

邯鄲市第五中學建成投用。 趙彬攝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1年復興區承擔省、市民生工程超進度完成任務,區定15件民生實事高質量完成。

2021年12月6日下午,在河北省舉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擂台賽第三季——老舊小區改造主題擂台賽中,復興區作為全省6支代表隊之一一舉奪魁,填補了全省“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題擂台賽開賽以來,邯鄲市沒有奪得擂主的空白。

據了解,2021年,復興區共改造提升老舊小區50個,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和安全設施,提升社區公共服務管理水平,建設智慧平安社區,讓所居之地成為溫暖港灣。

“改造前私搭亂建、跑冒滴漏,一到下雨,院裡路都不好走。”復興區六二社區居民趙阿姨說,現在小區改造后,無論是從道路、游樂設施還是周圍環境都讓人耳目一新,他們老舊小區也有了電梯,還有了智慧監測平台,老年人有突發情況也不怕了。

復興區承擔的邯鄲市第五中學建設任務,10個月時間建成投用,9月滿員開學,填補了主城區西部沒有優質高中的歷史空白﹔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復興院區(三甲)項目破土動工,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有序推進﹔完成100戶適老化改造、建成11個夕陽紅養老服務驛站、推出“農村老飯桌”﹔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基本完成,七賢街等6條斷頭路即將竣工通車,80條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在彰顯著“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為民初心和使命。

生態為先

鐵腕治理打造生態修復新樣板

沁河郊野公園一處美景。 復興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冬日暖陽裡,來到邯鄲市復興區沁河郊野公園,小橋流水、碧波蕩漾、蘆花遍野……誰能想到以前散亂污企業遍布、鋼渣廢渣隨意堆砌的工業廢棄地,如今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邯鄲市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由於歷史原因,復興區一度聚集了鋼鐵、煤炭、化工、建材及相關配套企業500余家,多年來產生了大量工業廢渣、建筑垃圾等污染物,帶來沉重的環境負擔。復興區緊緊扭住污染防治這個難點,鐵腕治污,一舉顛覆了外界對復興區“臟亂差”的傳統印象。

“圍繞‘西美’目標,不斷增加動力,激發活力,挖掘潛力。”復興區文廣旅局局長崔哲表示,今年以來,全區生態景觀極大提升,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2021年9月24日,園博園盛裝迎接河北省第六屆旅發大會觀摩團。在園博園建設中,復興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准、河北一流、邯鄲特色”的標准,將“上山入水、因地用勢、博古通今、溯源啟新”的整體設計思路貫穿全園,打造了生態修復的新樣板。以承辦旅發大會為契機,復興區挖掘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等資源,新建千畝花海等景觀節點,發展生態旅游,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植綠”的同時,復興區還重拳“治氣”。“2021年以來,復興區圍繞‘邯鄲退后十、復興當先鋒’目標,確定五大重點減排工程、十大攻堅戰,狠抓揚塵污染、企業監管、臭氧治理、露天焚燒、機動車管控等重點,聚力打好藍天保衛戰。”復興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徐永剛說。

讓藍天白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新標配。據統計,復興區全年PM2.5、PM10累計濃度分別為42微克/立方米和8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31.15%和25.89%,改善率分別為全省第三和全省第一,優良天數達到259天,同比增加61天,增幅全省第一。

(責編:方童、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