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讓森林走進城市 讓城市擁抱森林

截至2020年底邯鄲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619.8萬畝

2021年12月28日16:26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武安市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公園(資料圖)。 人民網 楊文娟攝

人民網石家庄12月28日電 (楊文娟)九龍山、康湖、西湖、沁河郊野公園等一大批綠化工程竣工,構筑起城西生態圈﹔峰峰南響堂礦山修復綠化、武安國家級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示范區,實現了由“黑”到“綠”的生態轉型﹔涉縣聖福天路、雲中天路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13年以來,邯鄲市持續開展“綠美邯鄲”攻堅行動,連續8年每年營造林面積不低於52萬畝,森林資源增量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據了解,在太行山深遠山區,邯鄲市採取飛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修復。“飛播造林是西部深遠山區最有效的造林方式,邯鄲涉及的縣(市、區)有武安、涉縣、磁縣和峰峰礦區。”邯鄲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6年以來,邯鄲市連續六年實施飛播造林,飛播造林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大大提高了西部深遠山區植被自然恢復的能力,增加了物種豐富度。

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后,涉縣韓王山綠意盎然,郁郁蔥蔥(資料圖)。 楊彥忠攝

邯西生態示范區是邯鄲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的一項生態惠民工程。圍繞“三山(紫山、佛山、九龍山)、二湖(康湖、西湖)、一河(沁河)”,邯鄲市經過三年的綠化攻堅,形成了串聯復興區園博園、沁河郊野公園、關嶺山、康湖,叢台區紫山、大磨山、成語小鎮,武安市九龍山,永年區佛山等景區在內的多條綠化觀摩路線,森林景觀效果初步顯現。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邯鄲市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619.8萬畝,林木覆蓋率淨增10.4個百分點。據邯鄲市氣象局2018-2020年衛星遙感資料和氣象監測資料顯示,邯西生態示范區植被和水體較修復前明顯增加,出現“冷島現象”,有效改善了局地生態環境。

邯鄲市沁河郊野公園美景(資料圖)。 周紹宗攝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2021年,邯鄲市又出台了《2021年度國土綠化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全年營造林任務75萬畝,重點實施一山一區三帶、千村百網一基地等重點綠化工程。

據悉,邯鄲市打造了太行山高速、青蘭高速兩側荒山綠化擴綠提升工程、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建設、武安市白雲大道兩側荒山綠化、磁縣旅游專線兩側荒山綠化等一系列重點綠化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營造林面積89.65萬畝,佔總任務的119.5%,其中人工造林17.05萬畝,封山育林6.48萬畝,飛播造林30萬畝,退化林修復6.15萬畝,森林撫育29.97萬畝。

磁縣旅游專線慈興大道周邊荒山變綠(資料)。 杜柏樺攝

另據了解,為鼓勵植樹造林,造林大戶和林農可享受中央財政造林補貼項目,該補助是直接補助給造林大戶或林農,原來的補助標准是喬木林或木本油料林每畝200元,經濟林每畝補助100元,2021年增加為喬木林或木本油料林每畝500元,經濟林每畝補助250元﹔

同時,西部山區還有中央防護林太行山綠化項目和省級太行山綠化項目,人工造林每畝一次性投資標准為800元,退化林修復600元。“這兩個項目的資金使用,由當地林業部門結合實際情況而定,也就是說以上的林業補助項目,隻要造林大戶多造林、造好林,及時納入當年補助計劃和補助范圍,就可以享受到國家補貼政策。”邯鄲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圍繞營造林提質增效,邯鄲市將著力實現“造林向營林轉變、單一樹種向多樹種轉變、生態建設向綜合開發轉變”的“三個轉變”,爭取做到宜綠盡綠。

(責編:李哲、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