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衡水:一座體育公園 城市休閑客廳

2021年09月13日09:0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座體育公園 城市休閑客廳

一座體育公園 城市休閑客廳

——衡水實施滏陽河市區段綜合整治工程、建設城市體育公園記

市民在河邊漫步、健身、賞景,高興地稱滏陽河體育公園為“城市休閑客廳”。 河北日報記者 焦 磊攝

近日,市民在風景如畫的滏陽河體育公園內鍛煉身體。河北日報記者 焦 磊攝

市民在位於滏陽河畔的足球場踢球。 河北日報記者 焦 磊攝

2020年初,衡水市把滏陽河體育公園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投資2123萬元,沿滏陽河兩岸成線條狀建設了“兩線”“兩廣場”、20個健身區等,打造“城市休閑客廳”。目前,園林綠地面積達240萬平方米,總體水面面積約73萬平方米,市區上游段約5公裡形成了48.69萬平方米水面,同時實現了通航運營,市民可以乘游船觀賞兩岸風光

“真是太美了,不僅水清岸綠,還有隨處可見的體育設施。一路逛,一路休閑鍛煉,讓人流連忘返。”位於滏陽河衡水市區段的滏陽河體育公園是張玉英大姐每天的晨練打卡地,她對這裡的環境贊不絕口。

滏陽河衡水市區段長11.75公裡,如今,每天在河兩岸休閑鍛煉的人絡繹不絕。多彩、有彈性的塑膠地面,噴繪的趣味運動圖案,形成了滏陽河體育公園的獨特景觀,提升了人們參與健身的積極性。市民在河邊漫步、健身、賞景,高興地稱這裡為“城市休閑客廳”。

一個沿河打造的城市休閑體育公園

過去,滏陽河兩岸由於缺乏體育健身和服務設施,人們在這裡也隻能遛彎和健步行。依托滏陽河市區段的自然風景優勢,2020年初,衡水市把滏陽河體育公園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投資2123萬元,沿滏陽河兩岸成線條狀建設了“兩線”“兩廣場”、20個健身區等,打造“城市休閑客廳”。

“兩線”由全民智能步道和親水健身步道組成。全民智能步道長約5000米,沿步道兩側分別安裝有智能工作站、健康驛站、智能互動大屏等,通過智能工作站與手機App數據實時傳輸,可有效收集健身人群的運動信息數據,實現運動信息的實時反饋與健身指導。親水健身步道位於滏陽河南北兩側親水路面,該市對原有石板路面步道進行加寬、改造、提升,鋪設了預制型環保塑膠跑道。

“兩廣場”包含活力廣場和全民健身廣場。活力廣場修建了攀岩區、兒童健身區、老年人健身區、力量練習區、乒乓球健身區、全天候太陽能驛站等區域。全民健身廣場安裝了形式多樣的健身器材。

20個健身區主要分為健身器材區和健身場地區,建設內容涵蓋殘疾人健身、老年人健身和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等場地,地面鋪設的塑膠彈性適宜,可以幫助人們安全有效健身。為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該市大力發展冰雪運動項目,在滏陽河體育公園內,專門修建了籠式輪滑場地,有效發揮輪滑帶動相關冰雪項目發展的作用,為輪轉冰打下良好基礎。

一道碧水穿城擁抱自然的亮麗景觀

一河碧水穿城,兩岸綠樹婆娑。借助滏陽河美景,該市健全完善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為市民休閑提供良好條件。在河岸兩側修建寬度7至10米的彈性地膠路面、設置智能化健身器材、安裝休閑座椅、建設高標准公廁等,先后打造了蕭何文化廣場、滏陽湖廣場、滏陽生態文化公園、迎賓濕地公園、青年公園等景觀節點,形成了組合式的以運動休閑為主題的滏陽河體育公園,真正把滏陽河沿岸打造成衡水的生態帶、旅游帶。優美的環境吸引了更多人走進公園,享受健身。

“改造、提升、建設體育公園,增設體育健身場地設施,是為了引領市民走出家門,走到戶外,擁抱大自然,參與健身鍛煉。”該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體育公園是衡量城市品質的重要標准,在規劃選址過程中,經過反復考察、多方征求意見,並報請市政府同意,選擇在滏陽河前進大街至紅旗大街市區段,建設集運動、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體育公園,為市民提供親近綠地、運動休閑、溝通交流的自然空間。

在滏陽河體育公園建設過程中,為減少健身帶來的噪音擾民現象,該市將噪音較小的路徑器材和景觀驛站器材安裝至居民較多的滏陽河北岸,方便了市民就近健身﹔將籃球、足球、空竹等項目的健身場地放在了居民較少的滏陽河南岸,既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健身擾民問題,又能確保周邊居民可在8分鐘內步行到達健身區域。滏陽河體育公園建成后,成為該市一道亮麗景觀和市民健身休閑的重要場所,激發了更多市民的健身熱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舉著火紅的隊旗,身著統一的服裝,邁著同一個節奏……每天清晨,在滏陽河畔,數十支健步行方隊的隊員們都會准時集合,開展5公裡的健步走活動。“有好景相伴,越走越帶勁兒。”參與健步走的衡水市民李麗樂呵呵地說。

一項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的民心工程

伴隨著體育休閑設施的建設,該市大力度對滏陽河生態環境進行治理,以“十裡長廊、龍脈滏陽”為主題,實施了滏陽河市區段綜合整治工程,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景觀體系。

該市利用挖掘機、清淤船、泥漿泵等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河底清淤,提高過水能力﹔將沿岸兩側堤防由4至6米加寬到7至10米,並對兩岸河坡進行整理護砌和植被綠化﹔對兩岸排污口進行封堵,對支流明渠同步整治打造成景觀帶﹔對滏陽河的景觀用水進行生態治理,充分利用中水、外埠水不定期調蓄,保持水體潔淨。

河水清澈見底、魚兒成群,兩岸植物郁郁蔥蔥……在市區滏陽河彩虹橋段,每天前來鍛煉和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以前的滏陽河河水渾濁、臭味熏人,河邊雜草、垃圾多,我們鍛煉時都離得遠遠的。”市民趙新麗說,“現在不一樣了,河水干淨,沒有異味,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了鍛煉的隊伍。”

滏陽河水質持續穩定向好,河道周邊環境也得到了提升,很多鳥兒飛來棲息。走到滏陽河衡水市區段育才街橋邊,清脆的鳥鳴聲不絕於耳。放眼望去,平靜的水面上數十隻水鳥玩耍嬉戲,或仰頭鳴叫,或低頭戲水,別有一番情趣。

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要求,該市大力開展沿岸園林綠化,種植了符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的油鬆、銀杏、白皮鬆、法桐等喬木10萬多株,綠籬及地被類植物80萬平方米,增加園林綠地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滏陽河市區段如今變成了城市帶狀公園。

目前,滏陽河衡水市區段環境整治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效,全線清淤工作啟動后,多年來積累的淤泥被徹底清理,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滏陽河美景重新展現在市民面前。園林綠地面積達240萬平方米,總體水面面積約73萬平方米,市區上游段約5公裡形成了48.69萬平方米水面,實現了通航運營,市民可以乘游船觀賞兩岸風光。(記者陳鳳來)

(責編:方童、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