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道地中藥材實踐教學基地落戶平山

人民網石家庄7月23日電 (林福盛)7月22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在河北平山縣蛟潭庄鎮映山紅中醫藥文化谷揭牌。自此,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平山縣共同打造的以太行山道地藥材為研究方向的大學實踐教學及科研基地正式啟用。
據了解,平山縣西部山區山高林密,是道地中藥材的富產地。平山縣確定以“草”引鳳、以“藥”圖興的發展思路,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學者多次在平山考察論証,因地制宜確立以道地藥材保護、選育、扶優、加工、康養為主題的深山區鄉村振興路徑。
北京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挂牌。 人民網 林福盛攝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翟雙慶說:“在道地藥材深山區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中醫藥教學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空間,也使師生們的思想、修為、體質得到了鍛煉。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同時,我們也為老區鄉村振興、農民健康、地方健康事業發展開展多維度合作服務,為健康農業、健康鄉村和農民富裕等事業貢獻力量。”
“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全國中醫藥事業的龍頭,將學校實踐教學基地和創新創業基地落戶在這裡,充分利用了本地中藥材資源,又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技術人才隊伍高度融合,兩者的合作是進一步密切產、學、研結合,培養高質量創新創業人才的具體措施。”平山縣蛟潭庄鎮鎮長高靜南介紹時表示,希望合作雙方能以此為契機,擴大合作領域,不僅為學生實習提供訓練平台,還能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以技術和人才推動蛟潭庄鎮乃至平山縣太行山中藥標准化、規模化的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戶外教學。 人民網 林福盛攝
據介紹,7月12日,北京中醫藥大學400多名本碩博相關專業學生,在20多名教授帶領下來到教學基地,踏進深山開展十余天的中藥材考察、辨識、採樣、標本制作等科研教學活動。
“踏著深山的水泥路,第一次進山採藥,既好奇又激動。面對一株植物,我不能判斷是草還是藥,隻能連根刨出,緊跟老師步伐挨個請教。”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2019級中藥四班學生張健宇說:“劉老師提出了認採藥物的獨特思路,一看葉序,二看乳汁,三聞氣味,四看節。在實踐基地,學到了和書本上不一樣的內容。"
在老師的不斷點撥和指導下,張健宇感受到收獲知識的喜悅。為期十天的實習生活雖然短暫,但很充實。
“此次實踐活動,我們發現平山深山區道地藥材資源非常豐富。約有藥用植物2000種,像黨參、南天星、黃精等名藥材60種,師生制作標本1000個,極大豐富了我們的教學、科研內容和醫藥健康資源。”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春生說,這是一次太行深山發現之行,也是道地中藥的尋寶之旅。
據悉,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組織的以張冰教授為首的30多名國內名中醫已經進駐基地,將在革命老區持續開展中醫健康教學和義診等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