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堅守初心使命 勇挑重擔前行

2021年05月08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西柏坡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舊址,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陳其保攝(新華社發)
  圖②:衡水市安平縣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前,講解員正在講解紅色故事。
  圖③: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
  資料圖片

唐山市樂亭李大釗紀念館。
  資料圖片

張雪鬆

“干就要干到精致、干到極致”

本報記者  邵玉姿

走進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廠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8歲的高級技師張雪鬆不停穿梭在工作台和數控機械手之間。

從業29年,機械鉗工出身的張雪鬆已將數控維修、數控加工、可編程控制器、三維制圖等多項技術融會貫通,先后完成技術革新109項,制作工裝卡具66套,改進進口工裝設備技術缺陷20多項。

“新時代的產業工人,要敢於向世界先進技術發起挑戰。”2007年,中車唐山公司開始生產高速動車組,張雪鬆受命帶領16人組成的鉚鉗班,負責攻克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產的技術難題。

面對從來沒有見過的新產品和新工藝,張雪鬆帶領團隊成員從一個個零部件著手研究。僅一個月的時間,便摸索出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生產的各種技術參數,形成了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大規模的高速動車組車體生產,需要從國外引進大型數控設備。設備引進后,張雪鬆又開始自學數控機床裝調維修,摸索出的“定點養護”模式,保障了高速動車組生產線的正常運轉。“干就要干到精致、干到極致。”張雪鬆常說。

弘揚工匠精神,一大批奮戰在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已成為推動中車唐山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

居艷梅

“要與大家一起堅守”

本報記者  馬  晨

接受記者採訪時,居艷梅剛剛成功完成一台3D高清腹腔鏡手術,接著她還要參加一場手術討論會。

居艷梅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門診、手術、研討……30多年來,她每天的工作總是滿滿當當。

“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居艷梅帶著全院干部職工建成智能手術室、遠程影像診斷會診中心等,“讓患者少花錢、看好病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故城縣醫院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定點醫院,居艷梅帶領醫務人員13小時完成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的規范化改造,72小時完成營東隔離留觀病房改建……168名黨員帶頭,全院1158名醫務人員遞交了《請戰書》,主動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

從早到晚喝不上幾口水,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疫情防控期間,居艷梅每天工作近20小時。嗓子發炎,說不出話﹔耳后皮膚因為長期戴口罩而發炎、化膿,但她始終沒有退縮,“抗擊疫情的一線就是共產黨員的戰場,要與大家一起堅守!”

馬希軍

“工作,就要迎難而上”

本報記者  史自強

工作27年,河北省廊坊市環衛服務中心清運管理站副站長馬希軍一直堅守在垃圾清運一線。

一次,馬希軍在檢查中轉站舉升設備時撞傷眼睛,醫生催促他盡快手術,他卻馬上回單位叫來同事,把手上工作一一安排好后才去辦理住院手續。短暫調養,在病情稍微穩定后,他又馬上回到單位。馬希軍說:“回到工作崗位,我心裡才踏實。”

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馬希軍都堅持全力抓好170台環衛車、93座中轉站、19個收集點、229個地上大箱的日常垃圾清運以及市區18座定點中轉站的垃圾分類和運輸工作,確保城市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疫情防控期間,馬希軍帶領清運站400余名工人,連夜奮戰,在嚴格消毒清運生活垃圾的同時,全力做好重點地點垃圾消毒、清運和廢棄口罩回收工作。“工作,就要迎難而上。”馬希軍說,“這是我的責任,是身為共產黨員的使命。”

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和優秀的工作表現,馬希軍先后獲得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8日 07 版)

(責編:方童、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 石家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