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邢台水門村教學點有位大學生老師張曉寧

希望山裡娃 自信又開心(老師,您好)

本報記者  馬  晨
2020年10月21日09: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漿水鎮水門村教學點,新的一天從早上7點開啟。老師邊打掃衛生,邊迎接趕來上學的孩子。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課間孩子們追逐嬉戲的歡笑聲,讓這個山村教學點充滿生機。

  張曉寧是這個教學點唯一的正式老師。因為這個教學點,山村的孩子們上學不用跑遠路了。

  願意留在山區任教的大學生,很難得

  漿水鎮位於邢台信都區西部深山區,全鎮有2所完小、26個教學點、2所幼兒園。“山區師資緊缺,像張曉寧這樣大學畢業,願意留在山區任教的,非常難得。”漿水中心學校校長吳明錄說。

  2018年,張曉寧來到水門村教學點,負責一年級和幼兒班大班的16個學生的教學工作。“16個孩子在一個教室裡上課,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全由我一個人擔。”

  課程很簡單,但如何把內容更好呈現給七八歲的孩子,張曉寧很忐忑。為此,她對課程進行調整,增加了繪本教學,兩個年級的孩子都比較容易接受。

  剛開始也有不適應。不過,到學校半個月,張曉寧已經記住了每個孩子的名字,大致掌握他們的脾氣性格。班長王浩寧聰明淘氣,上課內容能很快掌握,卻很容易驕傲﹔茜茜、洋洋是活躍分子,愛說愛笑……她覺得,每個孩子都可以很優秀。

  白天,和學生們在一起,張曉寧過得很充實。到了晚上,批改完作業,一個人守著空落落的宿舍,難免感到孤獨。有一次,晚飯后,她到村裡散步,路過馮智良家時,發現他趴在門口寫作業。原來,他父母上山拾板栗,還沒回家。她馬上問馮智良,願不願意到學校寫作業,孩子開心地點點頭。

  從那天開始,每天放學后,張曉寧多了幾個小伙伴,她也把備課、批改作業的任務帶到教室,陪孩子們一起寫作業。

  “我打心眼裡心疼這些孩子。”她觀察孩子們的性格特點,琢磨怎麼更好教學、怎麼與他們相處。

  山村學校,大自然就是天然的課堂

  學校學習資料少,也沒有復印機,試卷得手抄,這讓張曉寧很頭疼。她翻箱倒櫃找到幾張復印紙,一次可以多抄幾份。善於琢磨的她發現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練習題,更好地幫助他們查漏補缺。

  班裡有個男生,個子小小的,非常調皮,不按時交作業,課堂上常常做小動作。為了幫助他養成好習慣,放學后,張曉寧特地留下他寫作業。張曉寧驚喜地發現,生字讀幾遍,他就會默寫,“他很聰明,我想要幫助他成長。”

  父母眼裡還是孩子的張曉寧,照顧起學生來卻特別細心。學校的院子路面粗糙,可以防止雨雪天滑倒,但孩子玩鬧時不可避免會摔倒,很容易受傷。張曉寧說,不能阻止孩子們玩耍,隻能多叮囑、多照看。

  山村學校,大自然就是天然的課堂。張曉寧會和大家講螞蟻的故事,“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看,自己講呢?”於是,她帶著孩子們到小院裡趴在地上觀察螞蟻。

  院裡有幾棵大柳樹,張曉寧會帶著孩子們撿落葉做手工。落葉時,她還會趁機給孩子們講牛頓、講萬有引力,孩子們聽得認真極了。

  日記中,張曉寧這樣寫道:和他們一起成長,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遍遍糾正學生的壞習慣時,她不再發火﹔反復講解同一個問題時,她不再急躁。

  多陪伴孩子,有需要隨時就能出現

  每天清晨,張曉寧掃完落葉,都會到校門口迎接孩子們,與家長聊聊孩子在家的日常。每每聽到家長的抱怨,她總是耐心勸解:“活潑好動是這個年紀孩子的特點,太板正了,那不成小老頭兒啦!”聽她這麼說,家長們也笑了。

  時間久了,她和家長們也成了朋友。聊天間,她發現好多家長在教育理念上有誤區:培養孩子就是學校、老師的職責。

  學生在校的六七個小時,她盡力傳授知識、培養優良品德。但當孩子回到家裡,則需要家長輔助。她走訪發現,孩子寫作業時,不少家長在看電視、玩游戲。

  為了讓“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深入每個家長的心裡,張曉寧做家訪時,常常建議家長多陪陪孩子,孩子寫作業時,也選擇陪在同一個環境裡,看書或學習。

  許多家長對她說過“謝謝”。“當你的堅持被看到、被認可,會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干起工作來更有動力。”張曉寧說。

  批評學生在課堂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每次批評后,她都會在課下再次冷靜溝通,給學生一個擁抱。久而久之,這些七八歲的孩子也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情。

  水門村的老鄉習慣種蘋果樹、板栗樹,學校周邊滿是果樹。收獲季,張曉寧宿舍的窗台上每天都放著幾個蘋果或是板栗。“孩子們害羞,不敢敲辦公室門,就悄悄放在窗台上。”張曉寧甜到了心裡。

  周末不回家時,學生家長會熱情地邀請她到家裡吃飯。張曉寧也常常跟學生們一起玩跳房子、投沙包。“和學生們跳來跳去,感覺自己好像也年輕了。”

  中心學校對這位大學生老師也格外關愛,在辦公室安裝新空調,在中心學校提供周轉宿舍。但張曉寧更願意住在教學點,這樣就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近年來,信都區持續推動教育資源向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傾斜,逐步改善辦學條件,配備了音、體、美器材和實驗器材,更新標准化計算機機房,建設教師周轉宿舍、餐廳、學生公寓,教師待遇大幅提高。

  “山裡的孩子也應該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希望未來的他們自信、開心。”張曉寧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1日 12 版)

(責編:李哲、史建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 石家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