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全力做好转型升级“后半篇文章”

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提高钢铁主业竞争力”,是河钢集团2025年经营发展的关键词。
围绕钢铁主业管理提升、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河钢全力以赴推动生产经营业绩不断取得新突破。上半年,累计开发新产品70个,其中1500MPa级别耐腐蚀冷轧热成形钢、X65MS抗酸管线钢等15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SA533—304不锈钢复合板、高端冷拔精线等11个产品替代进口;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管线钢、船板及海洋工程用钢等重点产品月均销量同比增幅31%;实现绿钢产品出口,在全球绿色钢铁贸易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键说:“河钢将以提高钢铁主业竞争力为重点,不断突出业绩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绿色低碳领先优势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加力,全力做好转型升级‘后半篇文章’,不断推动河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高度。”
河钢集团承德钒钛冷轧生产车间。河钢供图
创新驱动,迈上高端制造新征程
上半年,河钢各经营单元奋发进取争创新成果新业绩:唐钢公司加强汽车用钢市场开拓,为汽车主机厂供货同比提升25.7%;邯钢公司积极对接重点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管线钢销量较去年全年增长1倍多;承德钒钛瞄准海运集装箱、光伏发电等领域材料需求,含钒耐候钢销量同比提升26.44%;石钢公司着力加强产品认证和高端客户增量,二季度认证产品销量占比46.81%、同比提升17.77%……
重点产品产销成果背后,是河钢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迈向高端的缩影。
围绕高端化发展方向,河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进品种质量提档升级,提供选材、用材、材料升级等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提升终端客户服务和价值创造能力,积极构建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产品结构和品牌高度。同时,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和技术人才“第一资源”引擎作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努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端化发展“最大增量”。
高附加值容器用钢是河钢“拳头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转化、核电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深度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对产品超低温冲击性能、焊接性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3月5日,舞钢公司接到国外某重点直供用户的高附加值容器用钢紧急订单。为满足钢板交货期短、超低温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特殊需求,舞钢技术研发团队与工艺部门第一时间组成联合攻关小组,为客户量身定制供货服务方案。
“我们针对差异化技术参数进行快速验证,将产品试制周期从常规的7天缩短至3天。其间,我们先后进行了8轮技术攻关,仅热处理工艺就优化调整了5次,攻克了该类钢板在超低温环境下强度和韧性参数难以匹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舞钢高附加值容器用钢项目攻关团队成员李样兵介绍。
3月23日,订单产品顺利交付客户,不仅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创造了国内宽厚板企业特殊钢板交货新纪录。李样兵说:“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深入市场调研,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不断加强高性能、高附加值品种开发,推进优质、高效生产,努力跑赢自我、跑赢市场,持续打造好特钢宽厚板产品品牌。”
产业向上突围,产品向新升级。今年以来,河钢重点品种销量不断提升,系列产品持续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不锈钢复合板用于我国第三代核电站陆丰核电站关键部件安注箱的建造,高端特种钢板用于“大国重器”合肥市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关键部位制造,高级别管线钢用于国家重要能源战略通道川气东送二线建设,百米高速重轨产品用于雄忻高铁、包银高铁等高速铁路交通网建设……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强汽车板产线。河钢供图
数智赋能,加快向全域智能转变
6月,河钢“一键炼钢”又增添了一项“新技能”——
在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生产线,操作人员按下“一键式智能RH精炼模型”启动键,RH精炼炉随即进入自动生产状态,真空泵启动、提升气体、氧枪吹氧脱碳、合金下料全过程一气呵成。冶炼完成后,操控系统显示:真空处理时间27分钟,较旧模型缩短2分钟;终脱温度1585摄氏度,精准命中;出钢判定,精炼成功。
“我们通过搭建高度智能化的AI模型算法,实现了RH精炼过程控制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河钢数字惠唐物联二级模型系统工程师刘光介绍。目前,该系统已在唐钢炼钢各RH精炼炉全面应用,实现每炉冶炼周期平均缩短5%以上,大幅降低了操作难度和人工成本,延长了RH真空槽的使用寿命,可为产线节约备件成本5元/吨。
“一键式智能RH精炼模型”是自动装铁、自动加料、自动出钢等全流程自动炼钢的又一创新成果,也是河钢运用模型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钢铁生产效率提升的生动实践。
以“数”筑基、以“智”强钢。3月份以来,河钢全面部署“人工智能+”行动,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制造流程、产品研发、绿色低碳五个维度系统推进,深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河钢场景的深度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全工序模型,加快局部智能向全域智能转变,致力率先建成钢铁行业“全域智能体”,以智能制造“升级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奔涌,前沿技术加速“智变”。在6月份举行的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垂直大模型应用大赛”上,河钢威赛博钢铁大模型成功晋级决赛。河钢这项专为钢铁行业需求而设计、全国首发的钢铁领域大模型,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硬核的实践绩效,勾勒出“钢铁+AI”的精彩图景。
大模型加持下,河钢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产线核心竞争力正在进阶升级。“钢铁生产视觉辅助大模型”覆盖炼铁、炼钢、轧制、物流等20多个视觉场景,多模态协作场景下缺陷识别率超98%。“一体化生产排程大模型”穿透全流程10多道工序,生产排程资源利用率提升1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且准时率100%。
河钢集团大河金属质检人员正在检查家电板产线产品质量。河钢供图
绿“链”协同,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
7月9日,世界钢铁协会与河钢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钢铁协会生命周期评价(LCA)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现场推介发布了河钢实施完成的“金属装饰产品‘LCA+’解决方案”。
河钢联合世界钢铁协会开展的用于浴室场景的金属装饰柜体“LCA+”研究表明:“以钢代木,以钢代石”的金属装饰柜与传统颗粒板柜相比,可减轻约一半的重量,还可减少约45%的碳排放、约89%的能源消耗;与此同时,金属装饰材料兼具安全舒适性、功能创新性和美学适配性,抑菌率高达99.9%,智能集成装配式安装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63%……
绿色选材正在带来环境绩效与生活美好指数的有机融合。这种“绿色钢铁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场景,正是河钢携手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生态圈的目标方向。刘键表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已经由单点减排拓展到全产业链协同降碳。河钢将与全球同行和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不断贡献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钢铁。”
聚焦“四个新基地”优势和潜能释放,河钢持续发力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高附加值钢材,构建低碳排放钢、绿钢、近零碳排钢产品矩阵,打造绿色低碳产品竞争力。唐钢公司生产的轮辋用超细晶车轮钢为车轮“减重瘦身”,较普通钢种减重可达15%—20%;邯钢公司定制开发薄规格高强家电用钢,可使空调关键机壳部件减重25%;张宣科技充分发挥“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工艺技术优势,研制绿色模具材料、高锌镀锌丝等特材,系列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石钢公司国内首发采用绿色生产工艺的高压油缸杆用钢产品,强度比同类钢材高15%,吨钢可节约电耗1000千瓦时。
碳路先行,绿动未来。从规划到行动、从组织到产品、从能源到碳排放,河钢构建完善全方位、多维度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体系,连续三年荣获世界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优胜者企业”称号,持续领跑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今年以来,河钢绿色低碳示范不断迈出新步伐:与淡水河谷、力拓签署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探索低碳炉料最佳解决方案;实施“两提两控一平台”电力结构优化专项行动,推动实现“两电一储”绿色电源为主导的突破性转变;河钢WesCarber碳中和数字化平台焕新升级,“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全产业链碳流可视化……(余天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