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燕赵 聚力‘赋能’助发展”系列报道
绿色金融赋能燕赵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近年来,河北省金融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企业上市融资取得突破,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推进。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北金融工作新局面,人民网推出“金融‘活水’润燕赵 聚力‘赋能’助发展”系列报道,挖掘金融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建设、助力千企万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
当燕山山脉的晨雾被清洁能源点亮,当渤海湾畔的工厂披上绿色技改的新装,河北大地上,绿色金融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推动着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从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到乡村振兴的生态实践,一笔笔绿色信贷、一项项创新产品,如同播撒在燕赵大地的生态种子,蓬勃生长出可持续发展的盎然绿意。
“记不清来这里多少次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真是太熟悉了。”站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抽水蓄能二期水库的山顶上,中国银行承德丰宁支行行长倪紫铖说,“这个绿色贷款项目是我们丰宁支行的大项目,从2013年开始筹划到现在已经支持了12年,截至目前已经投放了2亿元。”
该项目对于京津冀地区电力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丰宁中行组建了金融服务专项小组,多次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项目的施工周期与金融需求。从开工建设到商业化运行,该行制定专业化授信方案,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仅3个工作日就能实现贷款发放,用中行速度为世界最大“充电宝”输送金融动能。
“中行的方案符合项目建设实际,有时候我们遇到结算或者放款、还款等方面的问题,无论多晚,一个电话,甚至一条信息,人家就能给指导着解决。”丰宁抽水蓄能公司财务负责人说,如果能给银行提供的授信方案和服务做个评级,那绝对是优。
近年来,河北中行支持了华能分布式光伏、大唐阳原风光大基地、张宣高科氢能开发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整体绿色信贷余额超1550亿元。
放眼燕赵大地,这仅是河北金融业支持的绿色项目之一。
在唐山向蓝海突围的进程中,绿色金融是其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钢铁电力园区,一提到“用水”,不少企业都曾犯过难。2023年,在多项政策扶持下,三友集团成立三友蓝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海水淡化项目,项目地址就选在急需用水的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
海水淡化项目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经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作为破解曹妃甸“水困局”的关键工程之一,三友蓝海科技海水淡化项目刚启动便面临超7亿元的初期建设投资需求。“当时可行性报告堆满了我的办公桌,项目建设却卡在了融资环节。”企业财务总监孙丽萍回忆。
工行河北省分行在得知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融资需求后,依托当地分支机构工行唐山分行派遣金融顾问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通过采用“技术+资金”双维评审体系,将企业精制浓海水循环利用核心技术实力与产业发展前景纳入授信评估,在“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双重绿色通道的加持下,仅用9个工作日,4.5亿元绿色贷款方案便赶在项目全面开工前成功落地。
“工行客户经理进驻服务、现场办公,融资对接中遇到的问题当面沟通解决,大大提高了融资办理效率。”孙丽萍指着办公桌旁临时“工行服务席”感慨。2025年4月28日,随着首笔200万元贷款划入企业账户,三友蓝海科技海水淡化项目开始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在这场绿色金融浪潮中,河北金融监管局擎起绿色金融大旗,以制度创新引领低碳变革,联动京津打造京津冀绿色金融协同样板。截至2024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20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4倍;2024年绿色保险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14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3倍。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和省生态环境厅双牵头建立河北省绿色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印发《河北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和《河北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方案(试行)》,构建起河北省绿色金融工作框架,凝聚绿色金融合力。目前,河北省绿色金融领域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季度末,河北省绿色贷款余额12252.18亿元,同比增长19.4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进一步修订完善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政策,为全国高碳行业转型提供“河北方案”。截至目前,已为省内12家钢铁及关联企业授信近300亿元,其中107亿元低息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7%)可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3000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雄安分行将绿色金融作为支持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发力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财政激励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特色机构评定标准及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全国首创集银行、保险、证券三类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获评机构将获得2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深入开展“金融×气象”实践探索,联合新区气象局、人保财险雄安分公司、工商银行雄安新区分行等单位创新推出“气象助农贷”为气候友好型区域以及投保种植保险的种植企业和农户提供纯信用、低利率的贷款支持,2025年5月30日,新区首笔“气象助农贷”完成投放。
绿色金融的浪潮,正推动河北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航道破浪前行。传统产业的“绿色蝶变”与新兴产业的“绿色崛起”交相辉映,每一个转型的足迹、每一次创新的突破,都在诉说着金融与生态深度融合的动人故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绿色金融赋能燕赵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近年来,河北省金融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企业上市融资取得突破,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推进。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北金融工作新局面,人民网推出“金融‘活水’润燕赵 聚力‘赋能’助发展”系列报道,挖掘金融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建设、助力千企万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