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场景
人民网石家庄3月2日电 (赵明妍、实习生何良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设计。”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才表示,全省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3月2日,本网从“河北省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完善。目前全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80个、文化馆18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27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2082个,164个县级文化馆建设分馆1447个、164个县级图书馆建设分馆1280个。
据了解,秦皇岛、廊坊、沧州、唐山四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定州、正定等20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区,总共覆盖65个县(市区),占全省总数40%;河北省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万场以上、惠及群众千万人次以上,面向全省城乡居民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券)200余万张;整合中央和省内资金近亿元,推动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200余个,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初见成效。
张才表示,到2027年,基本完善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普遍达标、布局均衡、功能健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点缀城乡,在全省基本建成“15分钟文化生活圈”,人民群众能够便利享受和参与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据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王春介绍,针对河北省确定的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河北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主要包括完善场地设施体系、健全赛事活动体系、完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创新推行“两纳入、三进入、十结合、四会议”工作机制。
下一步,河北省将加快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结合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燕赵宜居县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实施,对标公共文化设施国家建设、服务和评估定级标准,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推动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面达标提档升级。依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程实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融合,推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到“五个一”标准。到2025年,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达标。
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创建工程。推动秦皇岛、唐山、廊坊、沧州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设施提档升级,服务提质增效。未来五年,组织创建两批次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国家和省级示范区覆盖80个以上县(市区),占全省总数50%。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共文化标志建筑,打造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名片,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广泛打造高水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在适宜的街区、商区、社区、景区等地创新打造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入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和基层群众文艺辅导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省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0个以上、文化馆图书馆分馆2500个以上、群众文艺辅导基地5000个以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举办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文化进万家、戏曲进学校进乡村、乡村村晚、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2万场以上,培育和擦亮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全省常态化广泛开展“乐享河北·群众文化欢乐汇”群众文化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大家唱”“大家跳”“大家演”“大家读”“大家讲”等比赛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大舞台。
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普及推广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作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完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培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灵活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发展。未来五年,全省注册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达到30万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500个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加快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省市县公共文化云、智慧化文化场馆建设,打造一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构建河北特色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大力发展适于移动互联环境的数字文化产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服务便捷高效。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全省一体化公共文化云体系,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基本建成智慧化服务功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