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传声 借文兴业——
河北乐亭:巾帼力量让民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前郑庄村巾帼创业基地采访,眼前的一幕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大型产品展示架上摆满了镶嵌着生、小、髯、大、净等各类行当的皮影戏人物造型,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这些影人儿都出自同村姐妹之手!我们每周还组织一次皮影演唱。”村妇联主席戚广清说,基地建设多亏了县妇联和镇里的大力支持。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乐亭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8项,其中乐亭大鼓、皮影戏、地秧歌等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此,该县妇联立足本职,深入调研,不断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在全县指导建立起以非遗传承为主要功能的文化阵地8处,并发动广大妇女参与其中,使她们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增强文化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积极推荐艺术基础好、表演能力强的城乡妇女,加盟对口团队,用新编文艺节目和原创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颂扬好典型。比如前郑庄村巾帼皮影基地演唱组把“三农”政策、疫情防控、环境治理等与生产生活相关联的内容编入皮影唱段,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并录成视频在线上平台传播转发,让党的惠民政策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深入人心,起到“以文传声”的效果。目前,全县涌现出诸如民众艺术团、大鼓曲艺书场、戏曲票友会、皮影沙龙等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团体30余个。
在众多非遗项目中,泥塑、布艺、烙画等是可以借助实物承载内涵的艺术形式。特别是皮影雕刻技艺,原本是单纯为皮影戏演出定制场景人物道具,近年来已经独立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工艺品。为此,该县妇联坚持“以文惠民”理念,为城乡妇女开办相关“文化大课堂”,邀请各门类艺术的专业工匠,培训、传授技艺秘诀,经过不断实践,广大学员已经能够制出成品,并取得了显著收益。目前,该县已建成皮影雕刻、布艺、手工编织等各类工艺品作坊80余处,带动300余名妇女就业,年收入达到超过500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艺术研学体验馆,让广大妇女姐妹在‘沉浸式’体验过程中感知文创产品的发展前景,进而扩大各类工艺品作坊规模,丰富产品内容,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乐亭县妇联主席陈巧敏如是说。(王洪洋、侯亚婷)
来源:乐亭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河北易县:晒制“黄金果”增收促振兴
- 人民网石家庄1月5日电 冬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独乐村,果农正在自家手工坊内晾晒柿饼。 易县有着悠久的柿饼制作传统,每年冬季是柿饼晒制的最佳时期,果农将精选的柿子削皮、清洗、晾晒,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美味柿饼,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易县依托山地、丘陵大力发展柿子种植产业,推进柿果深加工,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 张家口:开局良好步伐稳健 做好后奥运经济新答卷
- 思想之旗引领航向,新征程上开启新篇。回眸2022,河北实干笃行,不负人民。奥运健儿在“雪如意”赛场一飞冲天,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见证奇迹;石家庄至北京实现了1小时通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初步成型;数字经济规模达1.39万亿元,科技强省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找准党中央战略部署与河北实际的结合点,1月3日起,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人民网河北频道共同推出“特别策划·词说燕赵——回眸2022系列报道”。报道针对河北十一地市及两个省直管市,用一个关键词盘点一地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亮点。 今天的报道关注张家口,关键词为:后奥运经济。…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