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技术员宋莹莹——

让自己长成对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

本报记者 张腾扬
2022年07月07日09: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夏天的塞罕坝地区,一场雷阵雨加冰雹过后,未等放晴,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技术员宋莹莹便赶到大田苗圃,查看新培育的一批华北落叶松树苗。

宋莹莹是塞罕坝本地人,2012年进入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成为第三乡分场生产股的技术员。

“育苗对造林工作十分重要,一刻不能松懈。”宋莹莹说,工作后,才发现林场工作远不只是“种树”那么简单。“上班第一天就跟着前辈们上山营林作业,喷漆、拉绳、测量、计算,社会学专业毕业的我真的是一脸蒙。学校里也没学过,一开始连卷尺都用不好。”宋莹莹回忆。老技术员们手把手教她树木种类习性、测量计算、育苗的原理技巧等,她也憋着一股劲:“得尽快把本事学好,把工作做好。”

每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都组织造林、营林等各方面科研培训项目,宋莹莹经常跟着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开展科研实验,不但提升了业务水平,更开拓了视野。“前几年我参加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跟着专家们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抚育成效监测。”宋莹莹说,项目不仅监测树木长势,还要监测地表植被情况、土壤成分质量等多项数据。通过对照实验,她认识到森林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无论是灌木还是草本植物,对于涵养土壤、防治病虫害都有积极意义。

“在林场,有无数机会让人学习、锻炼,每一次都有很多收获。”宋莹莹说,“我刚工作时种下的树,已经比我都高得多了。我要努力呵护好这片林子,也让自己长成对国家有用的参天大树。”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7日 14 版)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 常怀"赶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 探馆vlog:走进保定博物馆、美术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