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冬奥时间丨“银丝带”上闪耀“大雪花”——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火炬台揭秘
“银丝带”上闪耀“大雪花”
——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火炬台揭秘
这是位于国家体育场外的北京冬奥会火炬台。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飘扬环绕的“银丝带”里,由一片片“小雪花”和6个橄榄枝组成的“大雪花”慢慢地旋转着,仿佛在翩翩起舞,轻盈而优雅。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矗立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火炬台,成为引人注目的新景观。
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丝带相向旋转
据了解,火炬台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马赛带队设计。在开幕式主火炬基础上,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将艺术和工程技术充分融合,以纯粹的冰雪元素,演绎了纯洁、和平、团结和友谊,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丝带相向旋转,简洁、现代的造型中透出东方的审美韵味。
马赛介绍,火炬台分别由“银丝带”、橄榄枝大雪花图形、底座转台组成,总高约11米,底座台面直径约20米,国家体育场火炬台底座台面下部增加了一个1.3米高、外直径21.5米的不锈钢裙边底座。
橄榄枝大雪花由90余片小雪花组成,一片雪花代表一个参赛国,上面镶嵌着参赛国的名称。
2020年11月,马赛团队受邀来到张艺谋导演工作室。张艺谋介绍,近几届奥运会主火炬的设计趋势是越来越贴近群众,更便于群众的合影留念与传播。本次火炬台的设计要突出简约、纯粹、环保、科技理念,能够抵御严寒、强风等不利气候条件,并能够在赛后永久保留。出于保密原因,张艺谋只简单介绍了国际奥委会通过的主火炬核心图形是直径10米的圆形薄片,希望火炬台主创团队能够从设计的角度赋予核心图形更多的艺术美感,同时在满足功能、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核心图形更多精妙、复杂的运动。
接到设计任务后,马赛组织工业设计系、雕塑系的师生进行了多次分析、讨论,最终锁定了雪花形象,并从艺术造型、结构、燃气功能、运动等多方面展开论证与设计,在短时间内提交了多套设计方案。去年3月份,团队设计的方案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银丝带’造型完美诠释了北京冬奥会的理念,紧紧萦绕着象征世界各国携手走向未来与和平的橄榄枝,在不同角度下呈现高低起伏变化的形态,是对冬奥会众多赛事项目速度、激情、节奏、跃动等特征以及起伏的群山等自然形态的抽象表达。”马赛说。
为了兼顾火炬夜间的动态效果,团队在“银丝带”、橄榄枝和底座转台上均随形设置了灯带,并在灯带外层添加镂空的小雪花格栅以修正光强效果。整体灯光效果以橄榄枝为核心,“银丝带”、底盘灯光与之配合,营造出冬奥项目强烈的速度感、节奏感和冰雪的圣洁感。机械传动的电机固定在地面,氢气通过旋转连接器、内部中空管道进入到火炬,实现了美观与实用兼备。
区别于传统的静态火炬台,此次以动态雕塑的方式设计火炬台,增添了雪花的轻盈与灵动感,是对冬奥艺术美学的全新阐释,体现了冰雪运动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与奥运精神遥相呼应。“银丝带”与橄榄枝非匀速的双向同心运动,为静态放置的火炬增加了时间维度与动态的视觉体验;随着火炬台的旋转,光洁的表面将四周的环境以及观赏者都融入作品,成为火炬动态雕塑的一部分,与之浑然一体、晶莹剔透、交相辉映,反映着全世界“更团结”“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首次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零碳排放
火炬,一直以来都是历届奥运会的关键一环,令人瞩目。北京冬奥会,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京)和六院101所组成的火炬研制团队,用两年时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奥运会火炬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适应奥运火炬绿色环保、清洁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奥运的发展方向,我们这次全部采用氢气作为燃料。虽然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日本已经首次采用了氢为燃料的火炬,但与东京奥运会火炬不一样的是,我国采用的是高压储氢火炬,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首次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奥运火炬从最初的镁块,逐渐演化成丙烷,再到本届冬奥会的无污染零碳排放的氢气,充分体现了这届冬奥会的绿色环保和科技理念,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京)二室总工程师刘悦说。
走近火炬台,观众看到的是“银丝带”和橄榄枝大雪花,实际上在地下还有一个隐藏的与场内的主火炬完全不一样的转台装置,以带动形成内外不同的旋转效果,呈现出视觉上的美感。
刘悦介绍,转台装置最关键的两部分是外转台和内转台。“场外火炬的飘带是安装在外转台上的,它会随着外转台一起旋转;而场外火炬的主火炬大雪花是安装在内转台上的,它随着内转台一起旋转。这样的双转台通过一个中间构件相互支撑,完成各自的独立旋转和同步旋转,这也是目前市场上的首例。”
据了解,三地火炬台主体一样,堪称“三胞胎”,但也略有差别。比如国家体育场火炬台,直径就要小一点,水平高度多了一个平台。
在施工过程中,位于张家口颁奖广场的火炬台施工相对艰难。“这里的地面构造比较复杂,为不规则的曲面,施工也赶上了严寒季节,还是挺艰难的。”刘悦说。
“我们的团队不光是把火炬台建设完,还联合合作方组建了一个运行团队,负责火炬台日常保障工作,最核心的就是要保障火炬的正常燃烧。”刘悦介绍,他们在离转台不远处专门设置了氢气站房,还设计了三套氢气储存的撬装结构,三套系统会轮换到加气站充氢,保障火炬持续燃烧。
据介绍,三个火炬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后,将成为国家体育场、延庆和张家口三地的永久性雕塑。(记者王峻峰 通讯员陈风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