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冬奥时间丨殷正细谈成长之路:期待未来有更好表现
2月11日,殷正在比赛中。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殷正获第五名。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摄
“2021年初的训练成绩大都是60秒零几,我当时是有信心站上领奖台的。”2月13日,获得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第五名的我省运动员殷正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心有不甘,“虽然不是太紧张,但前两轮比赛我还是没能发挥出平时的训练水平,留下了遗憾。”
在众多冬季项目里,钢架雪车无疑属于小众项目,“一个赛季全世界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只有230多名”。顶住数倍于自重的压力,以最高超过130公里的时速冲过十几个弯道——由于过于惊险,该项目还曾两度被冬奥会取消。
2015年10月,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成立。2017年5月,殷正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进入国家集训队。
从一名练短跑的田径运动员到成为一名风驰电掣的钢架雪车运动员,殷正首先要过的是心理关。
“没上赛道之前看比赛视频确实挺恐惧的。”回忆往事,殷正如今云淡风轻,说他主要通过在手机上反复观看第一视角视频,先在脑子里模拟滑行路线来消除恐惧感。“当你真正在赛道滑下去,把模拟滑行的感觉和实际滑行的感觉结合,两种感觉慢慢靠近时,你滑行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恐惧感也会降低。”
爱思考也让殷正快速完成过渡。他刚开始训练时比较注意思考推橇细节,“那时每天和以前的短跑启蒙教练沟通训练心得,所以成绩提升得很快。”
过了恐惧关,艰苦的训练成日常。
国家钢架雪车队领队孙帆介绍,出发阶段是钢架雪车唯一的动力来源,出发成绩和最终的成绩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队伍每年在上海进行的夏训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出发能力。”
“训练强度特别大!”2019年的夏训让殷正印象深刻,底子薄、基础差的他还没找到时间去打打基础,外教的到来就让训练陡然升级。“3组训练,第1组做完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剩下的两组全靠意志力来顶。整个夏天,我一直在挑战意志力,每天晚上虚脱到睡觉都出汗,挺煎熬的。”
钢架雪车训练、比赛中,受伤也是寻常。殷正说自己没严重受过伤,“破个皮儿”这类外伤不影响正常训练,“磕磕碰碰,上个药继续滑就行”。但2019年在拉脱维亚训练时的一次翻车事故,让他心有余悸。
“拉脱维亚赛道属于技术性赛道,弯非常急,我们的橇去滑非常挣扎。”殷正说,橇在一个弯翻了,他头戴头盔碰在冰面上,好在提前有思想准备,身体并没有大碍,只休息了一天就恢复了训练。
本就爆发力出色,加上刻苦训练,殷正仅用4年就从一个冰雪项目“小白”成长为希望之星,在国际赛场接连摘金夺银。北京冬奥会上,他更是以4秒58创造了赛道新的出发记录。
他的好成绩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本届冬奥会中,中国健儿穿上了国产钢架雪车鞋。”孙帆说,这双战靴有着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和高科技材料打造的鞋底异形曲面碳板,为殷正等中国运动员起跑、滑行注入有力支撑。而二七厂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里的高科技训练系统,也为殷正等运动员在体感和视觉上营造出逼真的训练环境——通过有效克服季节对冬季项目训练时长的影响,精准捕捉的运动数据等,殷正和国家队队友训练水平大幅提升。
冬奥会比赛任务完成,是否可以休息一阵了?
殷正表示,13日下午去延庆基地隔离,14天后他才能放假回家,短暂休养一段。“这期间,我准备多长长肉,下一步把体重增加到80公斤,期待未来有更好表现。”(记者张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